▲马英九和江美华亲切交流
“民间友人”概念蒋经国创造
“民间友人”这个概念的出处,要追溯到蒋经国。台湾作家廖信忠在他的畅销书《我们台湾这些年》中提及,“蒋经国上台后,给人一种特别亲民的形象,常常穿着夹克便装四处走访民间,结交许多民间友人,给人的印象越来越良好”。威权时代的台湾,“总统”高高在上,能与普通民众坐下来拉家常交朋友,显然是项很“不凡”的作为。
见诸台媒的蒋经国“民间友人”有10余位,桃园一位豆干世家传人黄文彦,就与蒋经国前后见过8次面。在黄文彦的豆干店里,蒋经国曾经抓起豆渣品尝,还告诉大家除了做猪饲料,豆渣炒韭菜也很好吃。黄文彦对蒋经国的感情也非常深,每次有媒体采访都说“很不舍”。
随着岁月流逝,蒋经国身后的“民间友人”也日渐凋零。2012年,蒋经国“民间友人”之一的龚新通过世,时任“副总统”的吴敦义还曾专程参加龚新通的告别式,龚家门前挂的蒋经国油画,再次出现在媒体镜头里。台湾领导人与“民间友人”之间的情谊,也以蒋经国与其友人的最为纯粹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