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交流  >> 正文

台湾抹不掉的“中山印记”(3)

孙中山逝世90周年、两岸共同缅怀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薛洋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学校 从小学到大学都有“中山”

  台湾很多人是被“中山”“看着”长大的,全台叫“中山国小”(小学)、“逸仙国小”的小学不计其数;至于初中(台湾称“国中”),台北、台中、高雄都有“中山国中”;到上高中的时候,成绩优秀的女生则可填报台北市中山女高。

  大学方面,台湾中山大学也是岛内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之一。1924年,孙中山于广东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高校,文的是中山大学,武的是黄埔军校。1980年,在原中山大学校友的倡导下,台湾中山大学在高雄西子湾建校,校庆日是11月12日,即孙中山诞辰日。

  台湾另一所以“中山”为名的高校是中山医学大学,位于台中市,校庆日亦为孙中山诞辰日。该私校自1960年建校后几度易名,唯一不曾改变的是“中山”两字。

图腾 已成为一种印记融入民众生活中

  前些年台湾“去中国化”运动一拨接一拨,不过孙中山作为一种政治图腾,在岛内遭受的破坏远比蒋介石要小。民进党当年搞“去中国化”,称“孙中山是外国人”,遭到主流民意齐声抵制。因为孙中山纵使不是台湾人,但他已成为一种印记,融入当代台湾人的生活中,这种印记不是说去掉就能去掉的。

  在国民党、新党等泛蓝政党的各级党部,均可看见孙中山的铜像、遗像,在“总统府”、“五院”以及地方政府、议会也都能看到孙中山的“身影”。

  陈水扁执政时期,曾宣布把“总统府”一楼大厅的孙中山铜像移除,但马英九上任后又将其搬回;去年,民进党执政下的台南,一尊孙中山铜像被推倒,但这只是零星个案。

  孙中山的头像也印在100元新台币的纸币上,微笑、和蔼,陪伴着岛内民众度过生活的每一天。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本文导航
相关新闻
岛内专家:“去孙中山化”只会让台湾越走越窄

台海网12月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生林/文 主办单位供图)昨日,台湾竞争力论坛联合岛内多个社团组织,举办了一场有关孙中山思想与当代发展的研讨会。与会者指出,孙中山思想不仅经得起时代环境变迁的考验,对于海峡两岸的未来发展也具有高度的参考价值。   与会者表示,孙中山先...

上海举行孙中山诞辰151周年纪念活动

中新网上海11月12日电 (记者 许婧)记者12日从上海市政协获悉,孙中山先生诞辰151周年纪念活动当日在上海孙中山故居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尹弘出席。   孙中山故居庭院中央,摆放着上海市政府、上海市政协、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民革上海市委和中国福利会等敬献的花篮。中共上...

全国政协举行仪式纪念孙中山诞辰151周年

全国政协举行仪式纪念孙中山诞辰151周年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全国政协12日上午在北京中山公园中山堂举行仪式,纪念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1周年。   在肃穆庄严的中山堂内,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正伟代表全国政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代表民革中央,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戴均良代表中...

台公务员宣誓不必再面对孙中山遗像?“独派立委”提案再被退回

目前台当局公务员宣誓须面对孙中山先生的遗像(图片来源:联合新闻网)   台湾地区现行的“宣誓条例”规定,宣誓人应面向孙中山先生的遗像宣誓,但铁杆“独派”、“时代力量立委”林昶佐声称,公职人员宣誓,旨在使宣誓者就任其位并行使职权,宣誓应回归为单纯的法律要式行为。他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