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6月2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静娴/文 张向阳/图)在两岸经济规模和市场条件不同的环境下,如何从媒体视角履行社会责任,共同关心两岸中小企业的利益,是本次论坛两岸媒体共同关注的实质性话题。当大陆 “十二五”规划遇上台湾的“黄金十年”,意味着两岸中小企业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正如新华社港台部副主任胡创伟(左)所说,两岸媒体应该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错落发展,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经营环境。
媒体关注:中小企业面临新发展
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台湾中小企业打拼的身影。中小企业在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一环。而率先看到大陆市场前景,最早到大陆发展的也是台湾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在大陆的广阔天地里逐渐壮大,为两岸经济发展均做出了贡献,旺旺、康师傅等,都是成功的案例。
如今在大陆的台湾中小企业,面对人民币升值、大陆由“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市场”、劳动力成本增加等问题,就像当年从台湾“出走”一样,产业升级迫在眉睫。台资中小企业是否能搭上 “十二五”规划的列车,是两岸当局、业界、媒体共同关心的问题。
媒体影响:是平台 更是催化剂
台湾《旺报》社长黄清龙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岸媒体应该在中小企业交流中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由媒体牵头来举办论坛,两岸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谈,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谈合作。”黄清龙说,“以厦门为例,厦门受台湾影响,中小企业比大陆其他地方蓬勃。若厦门有一个主办方策划,台湾那边找一个媒体合作,就能把这些业界集合起来谈。”这样既可以迎合大陆借鉴经验,辅助本土中小企业的需要,也可以帮台湾的中小企业找到一个空间。
黄清龙还提出了两岸媒体报道的“善意指数”概念,他认为,对两岸媒体善意报道的统计,可以成为两岸投资合作的重要背景参考。“因为这个基础是厚实的,不是一时的,对一些要做投资考虑的企业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意见。”
台湾《中国时报》总编辑王美玉表示,中小企业在创业的过程中,媒体能够协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他们在劳资上有什么纠纷,有什么困难,都可以透过媒体的报道,让两岸的政府知道他们目前所面临的瓶颈和困境。把这些困难呈现出来,才能促进相关部门修改法令,放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