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6月8日讯 2005年4月,台湾“陆委会”以全面评估为由,停止新华社、《人民日报》记者赴台驻点采访后,时任台北市长的马英九曾公开批评此举乃“不智之举”。2008年,马英九成为了台湾“大家长”,大陆媒体入台驻点采访再现转机。5月23日,台湾“陆委会主委”赖幸媛表态,不反对解禁;台湾“新闻局长”史亚平23日接受访问时也承认,已在研议开放两媒体来台驻点;台湾“行政院长”刘兆玄更是在近日承诺,两大陆媒体来台驻点采访最快在7月开放。当然,对于两岸媒体交流而言,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我们希望驻台新闻采访能常态化,而不是短时间内就要重新做一次签注。”昨日,针对台湾相关部门表态将打开紧闭3年的新闻交流之门,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赵晨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继续呼吁台湾当局恢复新华社、《人民日报》记者驻台并逐渐扩大到地方媒体和专业对台媒体在台驻点。
针对这个焦点话题,本报记者也采访了新华社台港澳部副主任薛建华、《中国时报》执行副总编辑张景为、《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任天阳等人。
暂缓驻台:客观报道被当成“罪状”
据新华社台港澳部副主任薛建华介绍,两岸交流,一直是媒体先行,2001年大陆媒体驻台之后,大陆在岛内新闻方面逐渐跳脱过去政治为主、品种单一的局限,增加了游记、观感、专访等品种,不少大陆报纸也纷纷开辟岛内专栏,然而正当两岸媒体交流的车轮朝前之时,却因台当局阻扰戛然而止。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8个字是薛建华3年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台湾“陆委会”声称暂缓新华社、《人民日报》两家大陆媒体赴台驻点采访的一个总结。
2005年4月10日,台湾“陆委会”以“检讨两岸媒体交流秩序及开放管理政策”为由,诬称新华社、《人民日报》在《反分裂国家法》及3·26游行等事情上“扭曲台湾民意”的情形比以往“更加严重”,声称暂缓两家大陆媒体赴台驻点采访。
为了“证明”大陆记者的报道内容上“毫无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台湾“陆委会”文教处搜集了8条主要“罪状”,其中包括人民网(《人民日报》的网站)3月26日以 《要和平就要反 “台独”》为题的报道,文章说“只有岛内极少数人心态阴毒,偏偏将这部和平之法《反分裂国家法》刻意解读为‘战争授权法’……企图将台湾民众引入歧途”。此外,人民网还以《3·26:“台独”的大骗局》为题进行了报道,内容提及“鼓噪多时的3·26游行终于落幕,这场针对 《反分裂国家法》的闹剧受到岛内舆论的强烈质疑。绝大多数台湾人是热爱和平、不赞成或反对‘台独’的”。
至于新华社的 “罪状”,主要是指3月9日其驻台记者以《岛内民众认为〈反分裂国家法〉为两岸发展创造机会》为题进行的报道。文章称:“《反分裂国家法》制定的讯息传到岛内,民众对以法律形式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表示欢迎,认为此法是一部务实、坚定、温和、理性的法律。”
那么,报道的真相确实如台“陆委会”所说的“有偏颇,扭曲台湾民意”吗?
“事实上这是蓄谋的,当然还包括接下来的一系列动作。”之所以说 “蓄谋”,薛建华解释这是因为在事件发生前,台 “陆委会”相关官员多次和新华社驻台记者 “打过招呼”,当时的“陆委会主委”陈明通更是多次口头警告要停止两家媒体在台驻点。而薛建华所说的后续动作,则包括了台湾当局开始限制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和凤凰卫视在台湾的落地。
薛建华表示,《人民日报》和新华社之所以受到打压,不仅仅因为报道触到了台湾当局的痛处,更在于台湾当局欲对当时蔓延的“大陆热”进行“反制”。
新闻事实:大陆记者报道政治新闻较少
作为最早在台采访的大陆记者之一,薛建华对大陆驻台记者在台采访的内容与标准有很深的认识。
“他说我们报道有偏颇,但事实上我们在报道上有一个标准。”据薛建华介绍,新华社驻台记者的报道标准一向建立在“客观、中立、公正”的基础上,其中在报道内容上也有侧重:社会新闻为主、经济新闻为辅、政治新闻几乎不涉及,即使是涉及政治新闻方面,也大多根据台湾岛内出版物上公布的数据所述,并注明出处。
事实上,自台湾开放大陆记者驻点以来,大陆驻台记者报道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台湾当地风土人情、农业及观光业的报道,这部分内容约占七成,所谓“针对性”的政治内容,充其量不到二成。薛建华直言,过去大陆民众认识台湾,多半是“铁板一块”,透过他们的报道,才能“感性地”认识台湾,这也是为两岸居民旅游做一个铺垫。
举例而言,一提到台湾,大陆民众下意识的反应即是 “阿里山”、“日月潭”,从来不知道台湾的金煌芒果、黑金刚莲雾以及网室栽种的木瓜,也不知道台湾兰屿达悟族的民情和新竹市区东门城的 “新竹之心”,更别说是吃着黑鲔鱼、品鉴台湾大雪山的顶级茶叶时的个中妙趣。
然而台“陆委会”却用“报道有偏颇”对新华社、《人民日报》下达 “封杀令”,迫使大陆驻台记者限期出境,这让几位驻台记者一时难以接受。
真实写照:记者采访受到一些刁难
事实上,“暂缓”《人民日报》和新华社记者来台驻点只是一个方面,但若真要深究,台湾当局深怕驻台的大陆记者 “肩负着特殊任务”,不仅派遣不少情报人员跟监,还对大陆驻台媒体设置了诸多限制,也有许多数不清的烂账。
据薛建华介绍,每位大陆记者在台湾驻点30天的期间内,都要受到台“调查局”第三处与台北市调处侦防组人员的严密监控:不但活动范围仅局限在大台北地区,若要离开大台北地区采访,还要向“新闻局”书面报备详细的交通、住宿安排与受访者资料,由地方执勤单位负责掌握有无“照表操课”。
让薛建华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新华社记者受到花莲当地县长的热情邀约,一时玩得兴起忘记到警察局“报备”,玩到一半就看到警察气急败坏地追过来,不但把当地负责人劈头盖脸骂了一顿,也把大陆记者训了一顿,“你们去哪里了,也不跟我们报告一声,如果出了什么事我们还负不起责任”。
有意思的是,大陆驻台记者就连在台北之外的地区迷路,都会突然有人打电话来帮忙指路,台当局的“保护”可谓相当周到。而这些情报人员跟监时,多为小平头,穿着台式衬衫与西装裤,直接就坐在大陆记者住宿楼对面的露台,穷极无聊时还看香港作家黄易的《寻秦记》打发时间。遇到大陆记者回房,也不避讳地大声嚷嚷,通过无线电大叫“帅哥回来了,帅哥回来了,完毕”。
不仅行程限制几近严苛,薛建华表示,大陆驻台记者就连采访对象也是限制多多:“进岛之前,就要把你20天要采访的人全部告诉他,而且要让这些人回答同意、不同意,不同意的就不能采访。”
当然,“同意、不同意”背后可是大有文章:若是台湾当局觉得采访对象不适宜,大概也就不会出现在“同意”名单内了。这样一个遴选、监控的过程也让大陆驻台记者非常无奈。
恢复驻台:两岸交流势头挡不住
1991年大陆记者第一次进入台湾采访,当时的邀请方和接待方正是台湾的 《中国时报》,《中国时报》执行副总编辑张景为当时担任该报政治组副主任。回顾当时的情景,张景为至今记忆犹新,“当时出现了非常少见的记者采访记者现象,不仅台湾媒体异常热情,整个岛内社会都非常关注”。
他回忆称,对于大陆记者赴台,当时岛内社会主要有两种声音,一种是担心大陆记者发回大陆的报道 “不友善”、“对台湾不利”,一种认为台湾如果对自己有信心,就不该害怕大陆媒体来报。结果最终后面一种声音成为主流,大陆记者也没有对台湾 “不友善”,两岸从此开启了双向新闻交流的大门。张景为表示,如果20年前的台湾有信心面对大陆媒体,台湾现在又有什么理由阻挡大陆媒体驻台采访呢?
“现在势头挡不住了!”这也是昨天薛建华在接受采访中多次讲到的一句话。
从 2005年到 2008年,新华社的等待确实够久了。现在“马上”就要重新驻台,据薛建华介绍,不只是7月,新华社已对7月后每个月报道侧重点、派驻人员、配备做了规划,更与岛内《中国时报》、《联合报》积极接洽,希望在正式放行之后能在第一时间恢复驻台采访工作。
《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任天阳也表示,在大陆媒体赴台设站时,南都报也在被邀请之列,但因各种政策限制,最后没能在台设站。
任天阳表示,目前两岸报纸不能到对方市场发行,两地信息要相通,最可行的办法是互派记者,彼此开放驻点,互设记者站,这是媒体的第一个需求,两岸有关部门应好好规划、考虑。
套句马英九的话说:恢复驻台,大陆媒体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