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纪念海峡两岸新闻交流20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新闻工作者、学者、官员分别就两岸新闻交流进行回顾与展望。图为国务院台办副主任叶克冬出席会议并讲话。 中新社发 张宇 摄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一日电 (记者 曾嘉)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十一月一日在此间举行座谈会,纪念海峡两岸新闻交流暨中国记协发表欢迎台湾新闻界来大陆采访谈话二十周年。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一日,中国记协负责人发表谈话,宣布中国记协受国务院办公厅委托,负责受理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事宜,欢迎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交流,两岸新闻交流的大门从此开启。
国务院台办副主任叶克冬在座谈会上表示,截至二〇〇六年底,来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累计已达一万三千八百多人次,大陆记者赴台采访也达到七百多人次。他积极评价了两岸新闻交流二十年来的成果。
新闻学者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闵大洪发言说,一九八七年九月十五日,台湾《自立晚报》记者徐璐、李永得绕道日本首次来大陆采访,负责接待的中国新闻社代表陈佐洱说:“等了你们三十八年了!”。两岸新闻交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两岸各项交流都做出贡献。
中国记协常务副主席翟惠生发言说,二十年来两岸新闻交流的风雨历程为我们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也给予我们有益而深刻的启示。这二十年来三个时间点非常重要:一是一九八七年九月十五日《自立晚报》记者徐璐、李永得绕道日本首次抵大陆采访;二是一九九一年八月十二日,中新社记者郭伟峰、新华社记者范丽青首次赴台湾采访;三是一九九二年九月五日,十八名大陆记者到台湾采访,正式开启两岸新闻界双向交流大门。
他说,两岸新闻交流是两岸民众增进了解、沟通感情的重要桥梁,二十年来两岸民众通过新闻媒体,增加了彼此的了解,密切了相互之间的感情。两岸新闻交流也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二十年来两岸关系发展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都包含着两岸新闻界的辛劳。但是由于台湾当局一再阻挠、限制,目前两岸新闻交流仍然存在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希望台湾当局尽快取消不合理的限制,使两岸新闻交流能健康发展,从而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发言的还有北京《经济日报》高级编辑赵兹、《人民日报》海外版台港澳侨部主任郑固固。包括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负责人、长期从事两岸新闻交流的编辑记者和有关专家出席了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