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社区 >> 小记者圈  >> 正文

课堂上没有的,这里全有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叶鹏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这周末我们去哪里呀?期盼!”“活动限多少人,我们能不能提前报名?”海峡导报小记者圈里,总有孩子和父母焦急地询问,生怕来晚了一步,错过活动报名。圈子的首场活动虽然起步得晚,但得到了厦门多家中小学的支持,DIY比萨、种花、观看科学剧、义卖报纸献爱心……小记者圈至今已经举办了七场活动。

  小记者圈适合在厦门的中小学生参与。读书、写作、摄影、科技、手工……课堂以外的知识,这里无所不包。各种活动都欢迎爸爸妈妈们也一同前往,报名以一大一小的家庭为单位。

  有不少妈妈向圈主抱怨,周末孩子常常闷在家里玩电脑、打游戏,想带到户外去玩,却苦于没有合适的项目安排。“自从有了小记者圈,我们每周都关注看有什么活动,一出公告马上报名,‘下手要趁早,过期莫伤怀’。”

  其实没报上名也没关系,有了第一次的活动经验,导报记者便为家长们探明了路线、搭建好了桥梁,只要时间允许,小记者们也可以和同学自行组队前往。目前,圈子QQ群(142138570)已经有近200位圈友,还有许多精彩活动即将展开。希望为小记者们提供活动场地的商家,也可以发短信至18030194491,与导报记者联系。

圈主手记

家委太赞了

  第一次感受到“家委”的威力,是那次组织到海沧去种植多肉植物。报名伊始,就有莲龙小学的家委前来联系:“我们已经报了37个家庭,车队已经组好,座位也落实好了,就等您这边确认时间和路线……”打着双闪慢行,22辆车沿着坡道停放,孩子们穿着统一的服装,带队的家委扬着班级的大旗,训练有素的队伍整齐前进,导报记者忍不住朝他们竖起大拇指。

  定期组织孩子们做公益,思明小学的家委也很有创意。曾昭龙的妈妈,几乎每期活动都会积极报名,闲不下来的她还和家委们组织了“爱心俱乐部”,义卖报纸、慰问老人……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充实而有意义,写作文也多了许多素材,真是一举两得。“跟着导报小记者圈,有吃有玩!”即便是时间冲突没报上名,家委们也通过导报记者要来商家的联系方式,迅速再组织一拨同学,或是在圈子群里“招兵买马”组团前往,名额往往是在几分钟内被迅速“秒杀”。

足迹

●8月20日《欢声笑语,探秘科学》地点:厦门科技馆

●8月28日《探访古早味饼店》地点:大同路义兰中糖饼店

●9月14日《在欢声笑语中“打酱油”》地点:同安古龙酱文化园

●10月13日《百位小记者动手种“肉”》地点:海沧嵩屿多肉植物大棚

●10月13日《义卖献爱心,练胆又练笔》地点:中山路新华书店门口

●10月19日《快乐学做比萨》地点:湖里万达金街赛卢岛

●10月26日《骑行北海湾,踩海抓螃蟹》地点:集美北海湾酒店

导报记者 吴馨骅/文 陈巧思/图

相关新闻
厦门部分高校创新课堂管理方式 学生考勤一人一个桌牌

▲PPT点名。资料图   台海网1月18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天气太冷不想去上课?不行!课堂里的专属桌牌正等着呢,老师一看就知道你没来;去迟点总可以吧?也不行!老师拍个合照就知道谁缺席,还有GPS定位知道你不在教室附近……近日,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教育专业出了这样的课堂考勤新...

厦大艺术学院教授将课堂“搬”到海沧中学

台海网1月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海沧中学正式成为厦门大学艺术学院“中学艺术教育实践基地”,今后,厦大艺术学院教授每周都将定期送课进海沧中学,通过社团、讲座等多种形式为海沧中学的高中生进行声乐、舞蹈、表演、箜篌、播音主持等艺术课程培训。近日,双方正式签订了共建协议。   厦大艺术学院教授苏力说,共建的目的是想做点实事,一是进一步提高海沧中...

一堂课你从未抬头?大学生莫做课堂“低头族”

观察大学的一些课堂,低头玩手机成了一种普遍现象,聚精会神听老师讲课的学生却寥寥无几,一堂课下来学生从未抬头的现象并不少见。随着手机使用的深入,大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也深受影响。   手机的流行在很大程度上给大学生学习提供了便利,如拍摄老师讲义,课下和老师沟通交流等,都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但由于大学相对自由的课堂氛围,以及学生薄弱的自制力,...

南平建阳区潭城街道公益课堂进社区 圆居民艺术梦

台海网12月25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23日晚,南平市建阳区潭城街道中南社区的音乐室里,50余名社区居民在老师的指导下,拿着葫芦丝聚精会神地吹奏。这不是艺术学校培训班,而是免费向社区居民开放的艺术公益课堂。   从去年10月开始,在南平市音乐家协会和潭城街道党工委的帮助下,中南社区开办社区公益艺术课堂,有葫芦丝、声乐、书法、诗歌朗诵、拉丁舞蹈等艺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