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建筑工人名叫魏渊树,翔安新店人,今年62岁。他自幼喜欢画画,因家境贫困,18岁时便跟着民间建筑工人当学徒,学习古建筑装潢。
渊树在古建筑装潢这行做得不错,他色彩搭配好,用色又大胆,不少客户一提起渊树便赞不绝口。2013年,翔安农民画艺术家陈珠庭看到他的作品后,鼓励他去尝试农民画创作。
在渊树的理解里,“农民画”就是要反映“民间生活”。“我最擅长的就是古建筑美术,我最了解的也是古厝,我干吗不以此为题材呢?”确定题材后,渊树细细研究了其他农民画画家的作品,找到了农民画与壁画的相似和区别。“古建筑壁画基本都是有模板,可以套用现成的模板。而农民画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用色方面则都是色彩鲜明的。”
渊树的第一幅作品《古屋一角》完全呈现出古厝等比例缩小的画面。“对古厝太了解了,对它的尺寸样式了然于心。”渊树笑着说。他还在作品中融入古建筑壁画的绘画元素,让画面变得更为鲜艳明亮。这幅作品被选送参加华东农民画画展,受到一致好评。“找到感觉了,想画就画。”渊树的作品多以古厝为主,他吸收传统艺术精华,联系生活实际,把民间味、乡土味、装饰味、现代味融为一体,将古厝风情展示得淋漓尽致。
“闽南不少老厝已经逐渐被小洋楼代替,不少90后、00后对闽南古厝印象越来越模糊了,这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失去了闽南特色建筑,如何弘扬闽南文化?”渊树不无遗憾地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画笔,留住这些“古厝”。
导报记者 赖彩霞 通讯员 蔡建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