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社区 >> 社区故事  >> 正文

台湾IT男变身大嶝“牛蒡哥”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叶鹏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微博)1月2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蒋全德 见习记者 赖彩霞 通讯员 黄培真/文 蔡建东/图)一位IT男,放弃高薪改行卖牛蒡茶、牛蒡酒等牛蒡加工品,不仅卖出了台湾,更是卖到大陆除新疆、西藏、青海以外的其它区域,成了业内名人。“今年我一定会拿下这三个地方的客户,让我的牛蒡产品,走向全中国。”1月20日,在翔安区大嶝小镇12B-21店面里,黄冠淞信心满满地说。

  这位IT男,就是有“牛蒡哥”之称的黄冠淞,台湾人,今年37岁,2011年来大嶝发展。“在来大陆之前,我是从事IT资讯行业的,一个跟牛蒡完全无关的产业。”后来台湾的资讯行业发展环境发生变化,在厦门工作的朋友给他提了一个建议:“你们家族牛蒡产品做得那么好,为什么不带来大陆试试。现在大陆非常注重养生。”

  “我们家族以农业产业为主,其中就包含了牛蒡,台湾的牛蒡产业早期是由我们家族带动起来的。”因为在台湾占据了稳定市场,黄冠淞的家族起初并未有开拓大陆市场的想法。听完朋友的建议后,黄冠淞向叔公请示,看着满脸热诚的黄冠淞,叔公点头同意了。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对大嶝小镇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决定将创业的地点放在这里。”然而,事情却没有想象的顺利。大嶝小镇店面颇为抢手,黄冠淞确定要在此创业时,已经没有空余的位置。“当时只好厚着脸皮在朋友的店里,蹭个角落展示产品。”

  因为从小就熟悉牛蒡,无论对种植、等级划分,还是制作工艺,他都一清二楚,因此黄冠淞抓住每一次机会,向进店客人推介牛蒡以及各款产品的功效,客户越来越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只要卖台湾牛蒡产品的,都知道大嶝小镇有个来自台湾的‘牛蒡哥’了。”黄冠淞哈哈大笑。

  现在他也拥有了自己的店面,“有大嶝小镇这个好平台,我相信能把我的牛蒡产品推得更远,让更多人知道大嶝牛蒡哥。”

相关新闻
翔安大嶝4名小伙走街串巷 绘制有文化气息的特色地图

郑奇拿着手绘地图,找到了九架厝战地民俗园。记者 陈晓青 摄 台海网1月11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在翔安,有一处占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的旅游小岛———大嶝岛,两名“80后”的本地小伙经过2个多月的实地勘察,自掏腰包制作了1500份手绘地图。   两名小伙是大嶝田墘人———表哥郑奇...

厦门新机场快速通道下月底全线通车

台海网11月20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临近年底,厦门市多条道路交通建设加快冲刺竣工目标。其中,作为连接岛内与翔安新机场的快速通道,翔安西路南段(翔安南路至翔安东路段)已完成主体工程,目前进行正在收尾,预计下月底全线通车。   据介绍,翔安西路南段全长7.16公里。此前项...

极危动物勺嘴鹬飞到大嶝过冬 全球仅剩不到200只

极危鸟类勺嘴鹬来厦。   来厦的鱼鹰。    来厦的红隼。   台海网11月18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不少地方已经白雪纷飞,厦门仍然温暖宜人,碧海、蓝天、绿树,吸引了许多前来过冬的候鸟们――你看,金眶鸻正站在滩涂边,“臭美”地梳理着羽毛;一旁的青脚鹬用喙翻食着贝壳,寻...

两岸特色小镇论坛昨在大嶝举行 传承希元精神 美化田墘家园

台海网11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刘承烺 通讯员 余庆东/文 许竞雄/图)昨日下午,一场以“传承希元精神 美化田墘家园”为主题的两岸特色小镇论坛在翔安区大嶝举行。此外,第三届纪念林希元文化节也将在今明两天持续开展相关活动。   大嶝乡贤、本土著名画家郑瑞勇是本次论坛的发...

翔安区大嶝街道创新“两违”治理新思路 无违章建筑许你一个美丽大嶝

▲拆除田墘社区养猪场 ▲拆除田墘社区水泥搅拌站   台海网11月1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刘承烺 通讯员 朱仁智 蔡加福 文/图)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绕着大嶝街道环岛路缓慢前行,轻柔的海风飘过车窗,吹拂在脸上,景美了,人醉了。   通过三年来不间断开展“两违”整治,翔安区大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