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社区 >> 社区故事  >> 正文

巧妇绣出致富路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叶鹏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微博)12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蒋全德 通讯员 黄培 真文 蔡建东)在翔安区大嶝街道双沪社区,你如果说找许素云,很多人也许不认识;但如果你说找那个很会做珠绣,是村里创业典型的女人,他们会马上反应过来,“哦,你找桃啊?”然后会带你去找她。

  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的村姑,是如何成为创业典型的?又是如何让大家亲切地叫她小名的?12月20日,导报记者来到双沪社区,了解到了她的创业经历,也分享了她的酸甜苦辣。

  许素云今年38岁,初中毕业后,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她去深圳打过工,“在几家电子厂里工作,做手表的。”三年后,她回到了大嶝,一边干农活,一边利用业余时间,替人加工珠绣赚点钱,“当时村里很多女人都做这个,每个月能有几百块钱的收入”。

  在与一些厂家熟悉之后,从2003年开始,许素云决定从给别人加工变为直接给工厂供货,这样利润更多些。而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许素云人缘好,有一帮会做珠绣的姐妹帮她,“我们一起做了十来年了,大家很熟悉,很支持,有钱一起赚。”在考察了市场后,许素云专做婚纱珠锈,因为这种珠绣需求量比较稳定,每年就7-8月是淡季。

  刚开始那段时间,许素云做得很辛苦。有时工厂临时加单,为了完成任务,她和姐妹们连续好几天忙到晚上12点多。“最难忘的是2005年,生完小孩才半个月,还在坐月子,别人送货来,我必须起床交接货物,太辛苦了。”回忆起那段日子,许素云的眼眶红了。

  闯过荆棘就是艳阳天。在度过艰苦的岁月后,许素云迎来了收获季节,从2008年开始,每年的营业额能有30多万元,不仅为家里修建楼房出了力,还成了村里的创业典型,帮助20多名“40-50”妇女解决了就业问题,这个月刚获得翔安区妇联10万元的无息贷款。

  有了资金,许素云准备扩大规模,“既改善自己的生活,也帮帮更多需要就业的姐妹!”

相关新闻
漳浦大南坂镇草农点“绿”成金种植绿化草走上致富路

台海网12月22日讯 据闽南日报报道,在漳浦县大南坂镇上埔村村口,有这样一片田野:从1997年以来,20亩地不再种庄稼,而是种草。二十年过去了,该村独辟蹊径发展“小草经济”,铺出一条种草致富路,全村400多户, 90%以上的农户盖起了楼房。 商跃发、商建丽夫妇在草场清理杂草 行走...

林改,让闽西老区人民迈上致富路

记者 江瑾 摄 台海网7月25日讯 据闽西新闻网报道 龙岩林改“探路”历程(一)率先试点阶段 ◆1999年1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化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展了以“明晰林木产权主体,打破木材垄断经营,还利于民”为主的林业经济体制改革。 ◆2001年7月,市政府转发《市林...

武平疏通路网“血管” 筑好平坦致富路

台海网6月12日讯 据闽西新闻网报道 “这下好了,盼了多年的路终于要重修了!”近期以来,修路成为武平县民主乡林荣村的一件大喜事。昨日,村支书王传龙对记者说,原有道路路面狭小、坡陡弯急,直接影响村民安全出行和制约村里经济发展。“去年村里采取‘公司+党支部+贫困户’的模式发展发展种植猴头菇,但运送原材料的大货车无法开进村里,只好用小货车转运,仅搬运费...

背靠青山 拓致富路——长汀县古城镇青山村建设新农村见闻

在村委会楼顶建立光伏发电站,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新途径。 台海网3月6日讯 据闽西新闻网报道,长汀县古城镇青山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是个典型的山区村、市级贫困村,青山村以毛竹为主要产业、种植水稻、烤烟、槟榔芋等农产品。2013年底,村级无收入,仅有财政转移支付的村级组织经...

白砂镇:家庭农场拓宽致富路

台海网12月27日讯 据上杭新闻网报道,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白砂镇通过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并借助帮带脱贫、自主创业脱贫、技能培训脱贫等多种有效措施,切实推动全镇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   这天,当记者来到白砂镇富达家庭农场时,农场负责人袁德英夫妇正在打理农场。袁德英夫妇是白砂镇大科村的二女户,不幸的是小女儿因患脑瘫残疾,常年需要在家照料,大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