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水填满超市柜台
7月17日,导报记者在莲前一家大超市看到,柜台上被各种瓶装饮用水装得满满的,包括矿泉水、矿物质水、纯净水、蒸馏水、苏打水等。其中矿物质水占大半部分。从成分对比来看,一般矿泉水的成分是天然水,售价在1至3元;矿物质水、苏打水等其他“概念水”的标签上则标注着所含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和pH值,这些水的价格相对较高,标价2至6元。
各种“水”中,包装上虽然标明了成分、营养标识以及pH值,但消费者对这些并不关注。“我买水只看水的生产日期及品牌,其他的不管——因为根本看不懂。”市民陈先生说。
生产商为普及水知识“头疼”
作为厦门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本土桶装水品牌商,岳口矿泉水有限公司总经理洪火锻对记者表示,“我不怕市场竞争,却为市民缺乏水知识发愁。”
洪火锻表示,目前厦门桶装矿泉水市场,娃哈哈是老大,占据40%左右的份额,岳口矿泉水第二。“我们每年的销售量在200万桶左右。”
“广东一些发达城市居民的用水观念,至少比我们早了十年。”洪火锻说,在广州和深圳,除了企事业用水外,有20%以上的家庭,早已习惯用桶装水来煮饭、煲汤。但目前厦门及周边城市的桶装水用户,还仅以企事业单位为主,用途也局限在饮水、泡茶,居家用水的市场份额几乎是零。“我做过调查,发现许多人对水的知识很缺乏,他们不知道长期用桶装水的好处,觉得用自来水烧开就可以了。”
洪火锻测算,如果厦门也能赶上广州、深圳的居民桶装水用水程度,整个城市的桶装水市场量至少是目前的十倍,即达到一亿桶以上,“不过这需要普及水的知识,让更多市民了解桶装水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