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微博)5月17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朱黄 顾留章/文 常海军/图)常言道,春赏桃花夏摘桃。上周末,海峡导报车友圈的读者们来到同安造水村郑宅,挎着竹篮、拎着袋子,钻进果园挑桃、采桃、品桃,享受采摘快乐,品尝农家饭菜。
水墨画一般“世外桃源”
上周六,天气预报说会下暴雨。然而在摘桃子的诱惑下,自驾活动竟然来了25辆车,近60位读者。家长们不约而同地带上小朋友,在很多父母看来这是一次怀旧的游程。
车主老陈说,上学那阵,腌桃是夏天最受欢迎的零嘴,但家长都“鄙视”在校门口买腌桃吃的孩子,因为孩子如果吃了太多的腌桃回家就吃不下正餐了。车主蔡女士指着儿子说:“他现在爱吃炸鸡,我带他来就是为了尝尝我们当年吃的零嘴。”在70后、80后的回忆里,夏天的时候,咬一口脆桃,桃汁顺口流下,是属于那个年代特有的记忆……
驱车30公里后来到造水村,一条清澈小溪流过村庄,一座古老的拱桥横跨村头,纯粹、静谧的人文风景让城里人大开眼界。为什么叫造水村,村民们说因为村里三条潺潺的溪流是从山中(山那边是南安)流下的泉水。四周的大山被各种绿色的树木和植被覆盖。村民说,别看村穷,但这里四季水果不断,有桃、李、梨、杨梅、芒果、枇杷、石榴、香蕉,更别说龙眼和荔枝了。驱车进入这个山村时,跃入眼帘的是一幅水墨画:水稻田呈梯状,交错中一幢幢闽南古厝若隐若现,春风掠过,竹林中掩映着鲜艳夺目的杜鹃花朵、已经压满枝头的小毛桃定格在车窗边,欢迎山外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