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遇到分歧怎么办?
提及在工作时会遇到的问题,阿美调侃说,“导演是编剧的天花板”,一般的问题双方会沟通和交流,当编剧和导演间出现无法折中的分歧,大多是编剧妥协,按照导演的思路前进。
咏梅表示从创作上来说,电视剧演员有空间,他们在现场表演的过程中,觉得不舒服的会把它演舒服,现场会有即兴修改,“但非常严肃、严谨的作品,导演就要求一个字不能改,就得揣摩导演要求,思考角色该怎么演。我内心尊重电影、热爱电影、敬畏电影,我拍电影时绝不会随意改动,如果觉得有自己的想法,首先要沟通,但最终一定要尊重导演的意见。电影毕竟是导演的艺术,尊重导演是放在第一位的。我演的角色从剧本开始就非常享受,非常沉浸。我的办法是自我代入、不断尝试,演绎出多种可能,最终由导演决定。”
颜丙燕自称是“和事佬”,“我是一个演员,只是单纯的劳动者,我可以做和事佬。电影是综合艺术,编剧写出来的剧本是平面,导演的工作是要把平面的东西立体起来,演员的工作是要把立体的东西呈现出来。电影是合作艺术,如何把每一个部门,以及每一个从业者的才华、智慧全都集中到一个电影作品当中,是我们每个电影人都需要去努力的。我们不光要懂自己的业务,更应该尊重我们的同事,一起去齐心协力做事情。”
也因此,颜丙燕坚持一个习惯,就是围读剧本。例如《牛郎织女》,他们就围读了三遍剧本,颜丙燕说:“优点在于电影前期我们坐在一起,读到哪儿,谁有问题谁举手,谁有建议谁举手,大家一起解决,一起去调整。通过围读剧本,我们能解决很多矛盾。”
严歌苓对于导演和编剧的分歧则比较看得开,“我经常花很多心思去写的一些台词,到电影上发现不见了。很多细节的描写和台词是很下工夫的,结果就没了。对于电影创作我从来不较真,因为我都是远程写剧本,最后拍什么样都是导演的。我只对自己的小说认真、爱惜、虔诚,我控制不了的事情从不费力,每一个作品都纠缠的话,太费力了。”
吴可熙说自己第一次写剧本时,在现场发现有些东西不是她写的,“我会跟导演沟通,他也会告诉我为什么这样做。我会尊重团队的工作,毕竟大家都是想把这个作品做好。”
杨荔钠
几人中杨荔钠最“幸福”,因为她都是自编自导:“我跟自己融为一体,我们相处得很好,不打架。在生活中,我妈没告诉我女人和男人有什么区别,我身边的年轻人一代比一代更好,他们更懂得彼此,夫妻关系一代更比一代好。我们今天的所有人都是未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