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引导手机艺术良性有序发展
张凯丽在提案中写道,十几年来,手机微电影、手机摄影、手机文学、手机短视频等从手机衍生出的艺术形式已在很深程度上介入大众生活。随着艺术形式不断发展,有必要逐步建立“手机艺术”这一概念。
为此,她提出建议,首先政府部门牵头,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引导手机艺术良性有序发展。文化、广电部门可在现有国家级评奖中,与时俱进设立手机艺术相关门类奖项。
此外,鼓励文创产业园区吸纳、孵化从事手机艺术相关机构、企业。工信部门可制定相关准入标准,引导、鼓励科研机构研发相关技术,促进手机行业健康发展,从而为手机艺术的构建营造更好的环境。
其次,科研机构跟进,深化相应技术研发。以5G技术为契机与支撑,研发出成本更低廉、稳定性更可靠、推广性更广泛的技术,运用在手机中,与相关文艺创作者一起探讨,找出技术难点,攻克障碍,从技术上助推手机艺术发展。
构建“手机艺术学”
张凯丽还表示,从教育角度来看,手机艺术逐步构建起相应的学科,而该学科无疑也是一门交叉艺术学科,与其他艺术门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其自身由于更具大众性、参与互动性、移动伴随性,也随之有其构建学科的意义与价值,这也需要教育机构支持,构建相关学科研究。
高校教师可与相关领域文艺工作者联合,在逐渐摸索手机艺术特点的基础上,构建手机艺术学,让该艺术门类的人才培养更专业化。充分利用高校平台及资源等各项优势,举办相关论坛或研讨会,或创新更多学术形式,为构建手机艺术学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希望‘手机艺术’也能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从无到有并发展壮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价值,为人民群众增添更加丰富的文化娱乐方式。”张凯丽表示。(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