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娱乐 >> 星闻  >> 正文

国家大剧院创排四个抗疫情作品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北京晚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国家大剧院取消了2月份的全部演出、暂停了参观活动,但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艺术家都没有休息,在投入大量人员为已购票观众进行有序高效的退票工作的同时,又加急策划排演了四个抗击疫情主题的作品。

  1月30日至2月1日,来自国家大剧院驻院歌剧演员队、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队和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的艺术家们连夜筹备,线上排演,在持续超过40个小时的接力奋战中录制拍摄了四段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分别为诗朗诵《致我的朋友们》、情景报告《严冬即将过去,春天就在眼前》、合唱《天使的身影》以及歌曲联唱《团结就是力量+为武汉加油》。

  《致我的朋友们》表达了国家大剧院对身在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敬意,作者是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队演员赵岭的好友祝融、余双棠,诗中赞颂白衣天使们“布满血丝的眼眶间,是爱和泪融成的信念”;情景报告《严冬即将过去,春天就在眼前》则回溯了过去一个月,由荆楚大地席卷至全国的无情病魔如何让一个本该喜悦的新春佳节蒙上灰色的阴霾,又以振奋人心的口吻叙说着至暗时刻中蕴含的光明与希望,呼唤着春天的到来;歌曲《天使的身影》的词作者袁英是应急总医院的医生、曾经参加过抗击“非典”战役,曲作者则是著名作曲家张千一,此次借由国家大剧院歌唱家们的动情演绎,让这首歌曲首次公开亮相;歌曲联唱《团结就是力量+为武汉加油》则用美好的旋律传递出国人最坚定的信念和最殷切的寄盼以及面对疫情时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参与此次作品创排的艺术家们全部满怀热忱,希望在这样的时刻、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贡献一份力量。作曲家张千一在谈及创作《天使的身影》感想时说道:“一部作品往往会因为不同年代相似事件的重叠印迹而显得越发厚重。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如同战场,人民的生命安危迫切需要白衣天使们用无私奉献的精神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来保护,他(她)们是最可爱的人!”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队演员赵岭表示:“在全国上下同心协力防控疫情的时刻,能以这种形式参与到这场战斗中来,是我作为一名演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希望能用这首诗告诉所有人:请相信,这一切定会好起来!”国家大剧院驻院歌剧演员、男低音歌唱家关致京说:“作为经历过‘非典’的北京人,更明白抗击疫情的分量和意义,我们用歌声给所有中国人鼓气、加油!因为希望就在眼前!”同为国家大剧院驻院歌剧演员的男高音歌唱家扣京也表示:“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能为疫情最前线的医护人员和群众带来一些精神上的慰藉,是非常有意义的。”(记者 牛春梅 )

相关新闻
《塞维利亚理发师》第四次登台国家大剧院

2月20日晚,国家大剧院制作的罗西尼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迎来第四轮演出,意大利指挥大师里科·萨卡尼携手实力歌唱家们,在新春伊始为观众献上了一场令人捧腹的喜歌剧大戏。   《塞维利亚理发师》是根据法国作家博马舍1775年所写的同名剧本而创作的二幕喜歌剧,由意大利歌剧大...

大年初二至初六不打烊 国家大剧院送上春节艺术套餐

春节即将来临,国家大剧院为观众送来“新年艺术套餐”。2月6日至10日,即大年初二至初六,将有音乐会、舞蹈、京剧、儿童剧四大门类五台演出在大剧院上演,伴市民们在艺术中迎来新年。   大年初二至初六,爱尔兰国家舞蹈团踢踏舞剧《舞之韵》将连续4天上演,以热烈的舞姿恭贺新春。踢踏舞是爱尔兰的文化名片,这部《舞之韵》则是与《大河之舞》《舞之王》齐名的踢踏...

国家大剧院建院11周年 开放日邀观众共度艺术之旅

公众开放日艺术节现场童声合唱 高尚 摄   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茶花女》 剧照  王小京 摄    刚刚过去的12月22日是冬至,我们常说“冬至大如年”,这一天对于国家大剧院而言,意义真的不亚于过年。这一天既是国家大剧院11周岁的生日,也是一年一度的“公众开放日艺术节”。当天早上九点开始,全天50多场现场演出和艺术活动轮番上演,万余位观众可以走进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天路》将迎来复排亮相

不忘初心,坚守筑路梦想;汉藏一家,铸就天路精神。12月14日至16日,18日至22日,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天路》将迎来复排亮相,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十二周年。这部以改革开放重点工程“青藏铁路”为创作背景的现实主义题材舞剧,讲述了铁路修建过程中,执着...

千年古乐南音 惊艳国家大剧院

台海网11月13日讯 据晋江经济报报道,和指《霏霏飒飒》、清唱《山险峻》、表演唱《阳关曲》、对唱《春光明媚》、南音名谱《梅花操》……昨日,晋江市南音艺术团在中国国家大剧院献演,千年古乐惊艳京城。 演出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美学专业博士陈燕婷导聆。有不少年轻人到现场观看演出,“我来自台湾,这是我第一次听南音,感觉很亲切。”在中央财经大学就读的李芷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