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娱乐 >> 体坛动态  >> 正文

高山滑雪:孔凡影女子滑降创历史 苏特力压卫冕冠军夺冠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15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再次上演“神仙打架”,在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女子滑降比赛中,瑞士选手科琳娜·苏特力压卫冕冠军索菲亚·戈吉亚等名将夺冠。中国选手孔凡影顺利完赛,创造了中国在这个项目的冬奥会历史。

  2月15日,冠军瑞士选手科琳娜·苏特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陈益宸摄

  低温、大风天气是对选手的重大考验。原计划于11时开始的女子滑降比赛由于天气原因推迟半小时开赛,比赛过程中起点的温度均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

  当天最后一位出场的中国选手孔凡影克服天气影响,以1分44秒53的成绩完成比赛,排名第31位,创造中国队在冬奥会高山滑雪女子滑降项目上的最好成绩。

  “这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作为中国女子速度项目唯一一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我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孔凡影说。

  2月15日,中国选手孔凡影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意大利选手似乎更适应当天的天气,她们曾一度领跑前三名,尤其是伤愈复出的戈吉亚,一亮相就以1分32秒03刷新榜首位置。这位卫冕冠军1月23日在高山滑雪世界杯科尔蒂纳丹佩佐分站赛中摔倒,左膝韧带受伤,腓骨轻微骨裂,因此错过了北京冬奥会女子大回转和超级大回转比赛。

  完成滑降比赛的戈吉亚掩面长啸,并热情亲吻了身旁的摄像机镜头,但她没想到随后出场的苏特很快就以1分31秒87的成绩超越了她。“过去20多天我努力控制自己,尽快恢复状态,今天能站在这里参加比赛很不容易,获得一块奖牌我非常自豪。”戈吉亚说。

  2月15日,意大利选手索菲亚·戈吉亚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27岁的苏特以速度项目见长,她是2021年世锦赛女子滑降冠军、女子大回转亚军。“我不敢相信我夺得了冠军,感觉大风一直在和我作对,比赛很艰难,取得这样的成绩我非常高兴。”苏特说。

  捷克选手埃丝特·莱德茨卡未能续写在同一届冬奥会中跨项夺冠的历史。在平昌冬奥会,莱德茨卡在高山滑雪和单板滑雪中均夺冠,成为首位在一届冬奥会中两个分项都收获金牌的选手。本届冬奥会她成功卫冕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但高山滑雪超级大回转卫冕失败,在滑降比赛中也出现较大失误,未能创造奇迹。(记者卢羡婷、王沁鸥)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冬奥单板大跳台荣格第五创历史 奥地利选手夺金

北京时间2月15日,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结束争夺,中国选手荣格以总成绩160分获得第五名,创造中国队在该项目历史最好成绩,奥地利选手安娜-加塞尔以总成绩185.50分获得金牌。   首次参加冬奥会的荣格在大跳台项目闯进决赛,已经为中国女子单板滑雪创造了历史。今天的前两轮,荣格第一次尝试1080度转体失败,摔倒在赛场,但她第二次及时调整,完成了这...

15日看点:元宵节看谷爱凌、苏翊鸣冲金圆梦

15日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运动健儿将继续在北京冬奥会上为梦想而战。当天将产生9枚金牌,中国选手将参与多个项目角逐,其中包括超级新星谷爱凌和苏翊鸣。 2月14日,中国选手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资格赛中。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年轻的谷爱凌有很多梦...

焦点访谈:精彩冬奥 “雪飞燕”上的守护人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位于北京延庆,是北京冬奥会的高山滑雪场地。这里承担了高山滑雪11个小项的比赛,将产生11块金牌。这里赛道最大垂直落差超过900米。坡陡面滑,对运动员们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那工作人员怎么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赛事保障?速降运...

冬奥专列装备“厦大护盾” 时速350公里“踏雪无声”

台海网2月13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冬奥会又见厦门元素!昨天,厦大对外发布,该校的“隔声护盾”助力冬奥列车。  据介绍,由厦大航空航天学院肖望强教授团队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声学实验室合作研发的专用粒子阻尼装置,不改变原定的车厢结构,不增添过重的负担,还不惧严寒,构建起一层隐形的“隔声护盾”,显著提升冬奥专列高速运行时车厢内声环境舒适度。  本届...

双十校友开发小程序 助力冬奥会交通引导

台海网2月13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冬奥会赛场内外又出现了厦门学子的身影。他们中有志愿者,也有颁奖礼仪。  昨天,双十中学不少老师的朋友圈都在转发一则央视采访该校校友李思扬的报道。李思扬是双十中学2018届毕业生,曾获得2018年中国化学奥林匹克银牌,目前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最近,他在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做交通志愿者,每天的工作是在主媒体中心室外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