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的70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重要的70年,我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彪炳史册的进程中,体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个世界冠军、第一块奥运金牌、第一次举办奥运会,在70年当中,中国彻底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体育振奋华夏儿女的精神,使中华民族扬眉吐气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近日,新华社联合知乎发起“你好中国·问答70年”活动,首席提问官刘国梁提问:“新中国体育史上,有哪些比赛的瞬间令你心潮澎湃?”问题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近万人关注该话题,浏览量突破700万。描绘新中国体育成就的画卷渐次展开,浏览这些回顾历史的答案,让人不禁血脉贲张,激情澎湃。
历史突破
极大地鼓舞全民族士气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体育人重新燃起了攀登世界巅峰的斗志。1951年,足篮排举行比赛大会选拔出全国选手;1959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同年,容国团世乒赛男单夺魁,拿下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一年后,王富洲等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壮举;1963年,罗致焕为中国夺得第一个冰雪项目世界冠军;泳池中,吴传玉劈波斩浪;举重场上,陈镜开力拔山兮……五星红旗开始在世界赛场飘扬。不过,壁垒依然森严,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对体育多有影响。
1971年世乒赛期间,由于一名美国选手“搭错车”的插曲,引发了一段“乒乓外交”的佳话。外交坚冰打破后,已经颇具实力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开始在世界舞台上不断突破。1979年,体育界率先喊出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在改革开放之初的各行各业引起巨大反响。
1981年3月20日,中国男排在世界杯预选赛上绝地反击战胜韩国队,拿到世界杯参赛权。“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作为青年学子立志报国的宣言,从燕园响彻神州大地,奏响了时代最强音。同年11月,五年磨一剑的袁伟民和张蓉芳、郎平等女排姑娘以全胜战绩夺得世界杯冠军,实现集体项目零的突破。
1984年7月29日,美国洛杉矶,许海峰子弹出膛,为中国队射落奥运第一金。中国人做了百年的奥运冠军梦,终于在那一刻得以实现。在那届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也成功夺冠,华夏大地再度掀起“排球热”。
体育界的突破,极大地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女排的故事、许海峰的故事,在千家万户流传着。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的人,对他们的故事都记忆犹新。
2002年,短道速滑选手杨扬在女子500米比赛中一骑绝尘,为中国代表团拿到了历史上首枚冬奥会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