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 题:青训+媒体——德甲“非豪门”球队探索中国市场的破局之道 新华社记者林德韧 德甲联赛作为世界高水平足球联赛的代表之一,在中国拥有大量观众。然而,相较于其他高度国际化的足球联赛,德甲在中国的渗透率并不算最高。近来,伴随着中国市场的崛起和消费升级的趋势,更多德甲球队开始加快走向中国市场的步伐,与高举高打的豪门球队相比,这些队伍主要采用了差异化的策略,通过青训合作、布局社交媒体、与中国互联网平台合作的方式切入中国市场。 针对中国需求,开展青训合作 作为曾经的德甲冠军,沃尔夫斯堡队是较早瞄准中国市场的德甲队伍之一。根据俱乐部企业发展部负责人菲利克斯·韦林介绍,球队从2015年开始就与中国足协一道开展了一些合作项目,也是在那一年,中国球员张稀哲加盟了沃尔夫斯堡队。不过,遗憾的是,张稀哲在当时并未获得上场机会。 “张稀哲在德国经历了很艰难的一段时间,因为各种原因,他无法获得想要的上场时间,在我看来,未来可行的方式是把孩子送到我们的青训营里面训练,这样的话在德国文化和德国足球体系的培养下,一定会有一些有天赋的中国球员脱颖而出,加盟沃尔夫斯堡队或德甲其他球队。”韦林说。 青训一直是沃尔夫斯堡队引以为傲的球队特色,沃尔夫斯堡俱乐部中国区首席代表耶格勒表示:“中国正在专注青训,而我们有很完善的青训系统,所以我们希望帮助中国在未来的10-15年的时间内做好青训,我们在中国看到的是更多小球员开始热爱足球,中国人对世界杯的狂热让我惊奇。” 为了更好地开拓中国市场,沃尔夫斯堡俱乐部在2017年设立了中国办公室,针对基层教练、青年球员的交流活动也在稳步推进。 目前高居德甲积分榜第二名的门兴格拉德巴赫队,同样以自己的青训系统为荣,该俱乐部全球营销运营总监、中国区执行董事韩彼得说:“我个人认为,门兴俱乐部的青训系统在德甲是数一数二的,财政收入一直在增长,但是没有更多购买巨星,而是投入在青训上,因为我们关注的是长期的增长。”韩彼得透露,门兴俱乐部未来计划在诸多方面与中国足球进行合作,包括用门兴的专业技术支持中国足球发展,在足球、商业和管理领域提供咨询服务等等。 今年10月,门兴格拉德巴赫俱乐部在中国上海的办公室正式开始运行,这也是这家拥有百余年历史的德甲俱乐部首次在德国以外设立分支机构。另外,门兴俱乐部还与江苏省宿迁市开展了合作,派出教练在当地培训足球教练和体育教师、并开展国际交流等活动。 布局中国社交媒体,借力本地互联网平台 在柏林赫塔俱乐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席勒·英戈看来,除青训合作之外,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培养粉丝群也是球队切入中国市场的路径之一。英戈透露,目前柏林赫塔队已经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全面发力,在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平台上都有布局,虽然有的平台上的账号仍待审核,但为中国社交媒体提供内容,在中国媒体上持续曝光已经成为球队的计划之一。 “当然,也欢迎更多的赞助商来赞助我们,这是个双赢的事情,一方面能够建立球迷和球队之间的另一条纽带,另一方面对我们开拓市场也有一定的帮助,因为中国企业当然是最了解中国市场的。”英戈说。 与中国公司合作,利用中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熟悉来拓展市场,被许多德甲俱乐部认为是开拓中国市场的一条捷径。今年7月,德甲宣布与互联网体育平台PP体育进行战略合作,PP体育成为德甲中国区2018-2022年全媒体独家版权持权商,双方宣布携手共同培育中国足球市场。 针对中国市场特点和用户需求,PP体育策划了“双十一”期间“11V11 Battle”《德国国家德比故事》等专题,另外在赛事信号包装、社交媒体互动等方面也设计了诸多新的玩法。 PP体育常务副总裁曾钢在发布会上表示:“基于版权的转播合作,我们不仅希望能够让用户随时看到比赛,更加希望能够落地各个俱乐部的推广活动,包括衍生品、青少年足球培训等等,借助PP体育和德甲联盟进行全方位的合作,把年轻球员的培养经验传递到国内。” 中国市场竞争激烈 德甲还待“细水长流” 当然,德甲的这些“非豪门”俱乐部在中国市场的开拓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耶格勒坦言:“过去两年,球队的成绩不是很理想,我们的压力也很大,因为德国的其他队伍、欧洲的其他队伍也在瞄准中国市场,当我们来到中国市场的时候,我们清楚我们不是皇家马德里,我们不是拜仁慕尼黑,我们必须做的就是抓住青训,让中国孩子有成为我们球迷的途径。” 耶格勒表示,中国幅员辽阔,中国和德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比较大,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足球发展标准,德国模式并不是发展足球唯一可行的模式。 “我们知道中国的一些学校很重视足球,但他们的体育老师却不踢足球,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些老师们有足球的基本概念,让他们理解足球文化和传统,教他们如何设计课程,中国在足球路上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机遇。”耶格勒说。 |
“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指出,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一十分重要的讲话,郑重宣示了新时代中国以自身更高水平的开放推动全球共同开放、助力各国共同发展的愿景和情怀,充分彰显出中国人民的开放品格、开放气质、开放胸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