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娱乐 >> 电影  >> 正文

影版《红楼梦》,“一黛不如一黛”?

10天票房仅525万元,大IP遭遇差评如潮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余健平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8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余健平)暑期档进入收官前的冲刺期,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历经改档延期后赶在尾声上映,不仅没有取得作为大IP的票房丰收,还遭到了一片群嘲。

  首日票房不到170万元,上映10天来票房仅为525万元,排片占比跌至1%,甚至有专业人士预测其最终票房可能不足千万。再看观众口碑,豆瓣评论区一两星差评泛滥,各大社交平台上网友纷纷调侃“灾难级烂片”“一黛不如一黛”。

  一直以来,“红楼难改”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经典IP的《红楼梦》,每版改编作品都会受到读者们和观众们的严苛审视,讨论的焦点从选角、演技延伸至剧情设置、画面质感、服化道。作为一部呈现给21世纪20年代观众的作品,更要做到既要呈现《红楼梦》应有的样子,又要加入全新的理解与诠释,对于创作者来说既是难题,也是挑战。

  那么,这版全新的《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失败之处”在哪里?听听影迷怎么看。

单体电影难诠释经典厚度角色演绎缺乏灵魂

  从《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电影中,我看到了创作团队在努力探索经典文学作品的年轻化表达,但效果实在不尽人意,无论表演、剧情还是电影内涵方面都存在很大的漏洞。

  首先,《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演员们对角色理解明显不够贴切和深入,角色演绎缺乏灵魂。以林黛玉为例,网友们都说“一黛不如一黛”,并不只是外貌,而是演员对原著的解读不够准确,导致其表演缺乏层次和厚度。演员没有演绎出林黛玉堪比“诗鬼”的旷世才情,没有其弱柳扶风、转盼含情的忧郁之美,更没有其虽常怀不平却善开玩笑的可爱。经典桥段共读西厢时,林黛玉应该是“桃腮带怒,薄面含嗔”的,这是一种既恼怒又娇羞,还有几分玩笑的微妙神态,但电影里演员的表情就像是苦着脸、没有任何情感内容的呆滞青春期少女,完全失去了角色的特性。

  回归剧情,《红楼梦之金玉良缘》面对《红楼梦》原著120回内容,尝试在短短的116分钟内浓缩并重构其核心情节,这无疑面临着巨大的叙事挑战。相较于1987年央视版36集与2010年李少红版50集的电视剧篇幅,电影版在体量上的局限迫使创作者必须进行高度提炼与创造性重构,这个过程要对原著情节进行删减、简化甚至重新桥接。我特别注意到,为了串起改编后的双线叙事情节,电影对原著中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场面”片段进行了重排与融合,导致“共读西厢”与“黛玉葬花”等“名场面”的顺序颠倒或并置,这种“乾坤大挪移”式的改编手法也太不适合经典作品了。如果过度追求叙事效率而牺牲了情节的自然流畅,观众的接受度自然会下降。

  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关系,也交代得含混不清。比如,周瑞家的作为王夫人的陪房丫头,与王夫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在片中未显露半分,关系与寻常主仆无异。而刘姥姥、焦大等底层人士的存在,在片中显得颇为突兀。当97岁卢燕饰演的贾母对64岁丁嘉丽饰演的刘姥姥说“你比我还要大几岁呢”,那喜感简直呼之欲出。

  我想,作者期待用一部单体电影的篇幅来呈现一整部《红楼梦》,这件事本身就是儿戏,现在电影的效果就是最直接的证明。(老王)

剧情充满不合理未展现“少年书”魅力

  在我的理解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这三位是《红楼梦》的灵魂人物,他们的情感纠葛与命运起伏构成了小说的主线。

  然而在电影中,这些人物的形象似乎被过度简化,失去了原著中丰富的层次感和深度。贾宝玉的叛逆与柔情,林黛玉的才情与敏感,薛宝钗的温婉与智慧,这些细腻而复杂的性格特质,都未能得到展现。相反,他们被塑造成了相对平面化的角色,让观众难以对他们产生深刻的共鸣:宝钗扑蝶,竟是和宝玉一起;黛玉,竟成了缺乏管教、总爱耍赖的小孩子,一切都是那么不合常理。

  更为关键的重点是,这部电影完全没有捕捉到《红楼梦》作为“少年书”的独特魅力。《红楼梦》里的人物都还是少年,它要求我们用少年的眼睛、心志、情感去望向那忽剌剌似大厦倾的现实,可在电影中我却很难感受到这种少年的纯粹。影片过多地聚焦成人世界的复杂和纠葛,这就失去了《红楼梦》真正的意味。 (华哥哥)

局部场景缺乏逻辑草率改编带来极大误解

  要说电影烂在哪里,那肯定是方方面面都出现了一些问题。最直观的制作上,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满满现代感,古韵味不足,古代背景没营造出来,倒像是国风的背景板。而影片选角的尴尬,不仅体现在年轻演员的表现上,更是在角色性格的构建上。在接受采访时,林黛玉的演员用“离经叛道”来形容林黛玉,一看就是没有了解真正的林黛玉。性格中隐秘的柔性与脆弱在片中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尖酸刻薄与强烈的戏剧化矛盾。而贾宝玉这个灵魂人物,在电影中也像个无聊的混子,仅有表面的痴笑,对宝玉本身的敏感与浪漫没有任何刻画。

  影片中的阴谋与情感纠葛皆为轻薄的拼凑组合,让人窒息;时间线严重扭曲,难以揭示原著中的宏大命运,重要事件与核心情节也被简化,局部场景缺乏内在逻辑。这样草率的改编不仅不尊重原著,还会给年轻观众带来极大的误解。(开一辆小车去流浪)

相关新闻
投资5亿票房遇冷,︽解密︾解的什么密?

台海网8月1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宇姗 崔晓旭) 今年暑期档,主打一个“走出舒适区”。作为“中国电影圈最好的产品经理”,导演陈思诚也勇敢选择了“离开东南亚犯罪宇宙”,挑战人物传记历史片这一观影门槛颇高的类型。   8月3日,由陈思诚编剧并执导,刘昊然、约翰·库萨克领衔...

2024年暑期档票房破20亿 TOP3你看过吗?

据网络平台实时数据,截至6月29日9时,2024年暑期档(6月—8月)档期总票房(含预售)突破20亿!《云边有个小卖部》《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扫黑·决不放弃》暂列档期票房榜前三位。

五一档刷新场次纪录 业内:市场仍需“年轻向”内容

票房15.27亿元 五一档刷新场次纪录   业内:五一档超预期 市场仍需“年轻向”内容   2024年五一档正式落下帷幕,电影市场表现超出预期:据国家电影局5月6日发布的数据,五一档电影票房达15.27亿元,观影人次为3777万。根据灯塔专业版的统计,今年五一档票房超过2023年,进入中国影史五一档票房前三,同时刷新中国影史五一档场次纪录。猫眼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张彤表...

15.27亿元!五一档票房热度不减

刚刚过去的五一档,我国电影市场再创佳绩。   国家电影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24年五一档电影票房达15.27亿元,观影人次为3777万,均超过去年同期。   “五一档首日票房便突破4亿元,电影市场整体表现超出预期。”猫眼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张彤说。   从呈现维和警察风采的《维和防暴队》,到讲述珍贵友情的《末路狂花钱》;从展现美好青春爱情的《穿过月亮的...

中国电影票房2月突破百亿元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月24日报道,根据最新的统计,在春节八天假期里,人们大量涌入电影院观影。在此推动下,中国2月的电影票房收入已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报道称,根据国家电影局、票务服务公司猫眼和电影数据平台灯塔专业版的数据,仅在2月10日至17日期间,中国影院就售出80亿元人民币的电影票,其中喜剧电影《热辣滚烫》在此期间的票房收入为27亿元。 紧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