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娱乐 >> 电影  >> 正文

主旋律影片获市场口碑双丰收 用光影致敬党的百年华诞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中国电影人从百年辉煌党史和新时代史诗般的伟大成就中,汲取创作营养,开掘主题立意,注重创新叙事表达,用光影生动讲述中国故事,致敬党的百年华诞,获得了市场和口碑的双丰收。

  量多质优类型题材多样

  2021年,中国电影人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的光辉历史、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以及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为主要内容,创作出一系列弘扬主流价值观、歌颂党和国家波澜壮阔奋斗历程的作品,唱响了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时代主旋律。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主旋律电影创作硕果累累,在类型和题材上尤为丰富多样。在党史题材作品创作中,有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伟大时刻的影片《1921》《红船》,有讲述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重要开端事件的《三湾改编》。在以各时期涌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角的英模传记片方面,有讲述李大钊生前最后48小时的《革命者》,有展现王继才、王仕花夫妇32年守护祖国边陲小岛的《守岛人》,还有从女儿视角回忆人民好公仆的《我的父亲焦裕禄》。一些主旋律影片着眼当下,记录新时代正在发生的中国故事,比如展现脱贫攻坚伟大壮举的《我们是第一书记》《千顷澄碧的时代》,讲述中国各地“白衣逆行者”抗击新冠疫情、守护国人生命安全的《中国医生》。

  值得注意的是,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主旋律影片,在今年迎来创作丰收,其中包括故事片《长津湖》《跨过鸭绿江》和纪录片《1950他们正年轻》。这几部影片或全景式回顾抗美援朝,或集中展现一场重大战役,或用光影留下亲历者的口述历史,让观众对71年前的那场战争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

  今年的主旋律影片更加注重和商业元素相结合,在提升影片观赏性上下足了功夫。《长津湖》拍出了中国战争大片的风范,体现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进一步升级;《悬崖之上》将主旋律与谍战元素相结合,拍得紧张刺激、扣人心弦;《铁道英雄》则将主旋律与动作片相结合,展现了当年铁道游击队队员们的英勇风姿。《我和我的父辈》则成功延续了“我和我的”系列这一商业模式,让主旋律影片也有了可遵循、可复制的范例。

  新探索新表达艺术价值创新高

  主旋律电影难拍,难在同类型已有许多优秀作品珠玉在前,难以超越;难在囿于题材限制,创作者往往束手束脚。但在2021年的主旋律影片创作中,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是,许多影片拥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有的立意巧妙、格局磅礴,有的在叙事手法上推陈出新,有的勇于探索视听语言,有的人物塑造玲珑丰满。

  同样是回望一百年前建党历史的电影,《1921》和《革命者》的创作者却在艺术表达上选择了不同路径。《1921》以国际视野、诗意表达和青春情感为特色,在叙事手法上,没有遵循线性的时间顺序讲故事,而是按照建党进程中人的心理活动来推进。该片拉近了当代年轻观众与历史的距离,让观众可以从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革命者》也打破线性叙事,以八位曾经和李大钊有过交集的人物为线索,通过他们与李大钊的交往、在李大钊被捕就义中起到的不同作用串起了李大钊这一核心人物,用诗意浪漫的风格诠释出革命先烈“背黑暗而向光明”的不朽宣言。

  今年最成功的电影《长津湖》,则在战争类型片上做出了新探索和新表达,为国产战争片的后续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影片战争场景大气磅礴,极具观赏性,人情人性描摹生动真挚,体现了抵抗侵略与战争反思相统一的价值观。《长津湖》塑造出一群英勇顽强、无畏牺牲的志愿军形象,凸显出他们崇高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爱国精神,影片传递出的时代情绪与全国观众在情感上产生了高度共鸣。

  传播主流价值引发强烈反响

  今年的多部主旋律影片将主流价值的传播诉求和观影逻辑的商业诉求熔于一炉,实现了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平衡。年度票房前十名中,有四部是主旋律影片,分别是《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中国医生》《悬崖之上》。

  这其中,尤以《长津湖》的市场表现最好、社会影响力最大、热度维持时间最久。该片由中宣部电影局直接推动,北京市立项并组织创作、大力支持,于9月30日公映,创造了一系列电影纪录,并在上映57天后打破了《战狼2》维持四年多的纪录,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并有望成为2021年全球票房冠军。

  一部优秀的主旋律电影首映后,会引发观众热烈反响,起到凝聚力量、激荡人心的作用。2021年,优秀主旋律影片上映后,收获的不仅仅是不错的票房表现,更有积极正面的社会反响。《中国医生》上映后,全社会再度被医护工作者的奉献精神所感动;《革命者》《1921》上映时,影片讲述的故事正好与党史学习教育、坚定理想信念的氛围相呼应;《长津湖》的问世,则强烈激发出国人朴素热烈的爱国情感,掀起致敬抗美援朝老兵的热潮。

  由国家电影局、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提供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2021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和银幕数量稳居世界首位,全国银幕数达81317块,巨型银幕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大事记

  2月17日 2021年春节档落下帷幕,以超过78亿元的总票房成为史上“最牛”春节档。其中贾玲的导演处女作《你好,李焕英》成为最大黑马,并最终以54亿元的票房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三名、年度票房榜第二名。

  7月1日《革命者》《1921》全国公映,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两部影片风格各异,但都拍出了革命者的青春激情,得到观众和业内的广泛认可。

  9月30日 国产战争大片《长津湖》上映,成为年度现象级爆款影片。目前,该片票房已达57.65亿元,有望成为年度全球票房冠军。

  11月5日 国家电影局发布《“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35年,我国将建成电影强国,中国电影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袁云儿

相关新闻
《金刚川》:主旋律影片如何更好唤起观众的历史共鸣

这是近期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题材的首批影视作品之一,总结该片的经验和不足,对于接下来的一系列同类题材乃至于其他重大题材的影片创作,都有重要意义。   《金刚川》展现了我志愿军多兵种的协同作战。剧照中分别为炮兵、通讯兵和工兵。   《金刚川》放映结束...

主旋律影片献礼党的十九大:让灵魂经受洗礼

为庆祝党的十九大召开,电影界集中推出了一批题材类型丰富、风格形式多样、个性特征鲜明、诗意化风格化呈现的献礼影片,既有“重工业”标杆之作《战狼2》《空天猎》,也有诗意与现实并存的中小成本影片《十八洞村》《家园》《守边人》《你若安好》《南哥》,以及少数民族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等。它们代表了当前中国电影大小并重的多样化、多品种、多类型的良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