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娱乐 >> 电影  >> 正文

创作出中国的诗性电影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这是一曲战争废墟中的慷慨悲歌。年轻的红军战士洪启辰接到命令,必须在48小时内炸毁敌人的弹药库。他在危机四伏的群山里集结战友,带领伤残的同志和敌人殊死搏斗。有人因为信仰而坚持,有人忠于使命而牺牲……

  电影《云霄之上》讲述的故事取材于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浙西南活动的真实历史。日前,该片获得第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天坛奖”最佳影片奖、最佳男主角奖(团体男演员)和最佳摄影奖(宓鑫君)。早在今年6月,该片入围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盛典”片单时,就以朴素的基调、独特的视觉风格和新颖的电影理念引发关注。

  该片导演刘智海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他介绍,这部电影是中国美术学院师生团队创作的作品,成本很小,只有300万元。摄制组放弃了没有质感的影视城,到1935年红军真正战斗过的地方——浙江丽水龙泉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拍摄,影片中出现的蛇和飞蛾,都是真实存在的。他说:“在那里才会让团队真正把自己从外表到内心都武装成像红军一样的人,由衷地萌生对红军战士的敬意。”

  这部电影虽然表现了战斗的残酷,刘智海却强调影片的诗性。“江南富有诗意,我的家乡浙江永嘉就是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诗对电影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他表示,希望以学院派的精神和理念,探索传统文化跟电影结合并且富有质感的创作方法,不一味模仿国外,也不固守传统电影语言,“创作出独属于中国电影人的作品”。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10月25日   第 07 版)

相关新闻
25年放映电影超10万场次 海沧乡村“电影大王”担起新使命

台海网10月24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一方银屏,一束亮光,夜晚沉寂的村庄就沸腾了。   一条板凳,一把蒲扇,乡村多彩的生活就点亮了。   几十年变迁,曾经被称为“厦门西伯利亚”的海沧东孚,早已蜕变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典范。但是,聚在一起看电影仍是村民日常生活的习惯之一。当村民们与记者聊起电影,大家不约而同提起一个名字:陈原来——海沧区的一位乡村电影...

厦门湖里用电影致敬最美逆行者

台海网10月23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昨日,一场名为“疫散云开,相约重逢”的抗疫人员公益观影活动在湖里区蔡塘中影梦工坊举行。   这场电影的观众有些特别,他们是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者和志愿者,出于对电影的喜爱主动报名参加活动,共同享受久违的银幕观影乐趣。   现场观众反响热烈,其中,湖里区殿前街道嘉福社区来了近二十名工作者参加活动。电影放映后,嘉...

《石狮爱情故事》将于11月11日全国上映

台海网10月21日讯 据石狮日报报道 记者日前从石狮市影视办获悉,院线电影《石狮爱情故事》将于2021年11月11日在全国上映。电影《石狮爱情故事》是一部“倡导保护传统建筑为核心理念,以拯救古镇建筑为故事脉络,以石狮人精神为影片内核”的爱情电影,影片向我们阐述了两位现代年轻人在保护传统建筑的过程中误打误撞地发现了一段跨越了五十年坚贞不渝、生死契阔的爱...

电影《长津湖》中穿插7连的原型,在这里!

在电影《长津湖》中 伍千里带领的穿插7连 一举捣毁美军“北极熊团”团部 而在真实的抗美援朝战场上 确实有这样一支英雄连队! 1950年11月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打响 志愿军第27军80师239团4连作为尖刀连冒着严寒天气一路前插 时任4连连长李昌言 带领战士参加 围歼新兴里之敌的战斗 当李昌言和战友们到达长津湖时 迎接他们的是朝鲜50年一遇的寒冬 夜晚最低降至-40℃左...

柘荣:看红色电影学百年党史

台海网10月5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1日,红色微电影《烽火西竹岔》在柘荣县楮坪乡西竹岔战斗遗址举行首映仪式,感染现场观众,收获满满好评。 “我今早特意拖家带口赶回去观看了首映。这部微电影拍摄时,我在楮坪乡担任党委宣传委员,全程参与,五天四夜的户外戏不容易,演职人员克服了高温、暴雨和蚊虫叮咬等困难,那难忘的一幕幕记忆犹新。”柘荣县东源乡党委宣传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