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娱乐 >> 电影  >> 正文

打破多项中国影史纪录,《长津湖》是这样炼成的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人民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图为河北沧州盐山县韩集镇王复娥村九旬抗美援朝老兵王金荣,观看电影《长津湖》后起立敬礼。

王洪胜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近日,以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为背景的电影《长津湖》引发观影热潮,打破多项中国影史纪录。集结一流制作团队、塑造丰满人物形象、运用高科技拍摄制作技术……这部影片以史诗巨制的规模再现战争场面,致敬伟大精神。

近日,以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为背景的电影《长津湖》引发观影热潮。截至发稿时,《长津湖》已打破票房、放映场次、观众人次等多项中国影史纪录。

影院里,观众的反应更是令人动容。有观众在影片结束后肃然起立敬礼,向影片中的英雄先辈们致敬;有观众看完长达十几分钟的字幕后仍然久久不愿离去。

怀着一种使命感去拍摄

新中国电影史上,已经有了《英雄儿女》《上甘岭》等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而这一次,《长津湖》再次以史诗巨制的规模对准长津湖战役。

“这场仗打得非常艰难,气候严寒,补给因为美军的破坏跟不上,面对的是美军最精锐的部队,武器装备对比悬殊。这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也是一场意志之战,战士发挥了生命的最大能量。这样一部电影,不仅要对得起观众,更要对得起那些献出生命的人。这不是一个任务,而是一种使命。”该片总监制黄建新说。

《长津湖》集结了一流的制作团队,由黄建新担任总监制,陈凯歌、徐克、林超贤共同监制及导演,精锐班底各施所长。“原来我们也担心3位导演拍一个线性体的叙事难度很大,但发现这种合作实现了1+1+1>3的效果。”黄建新说。

据了解,电影《长津湖》的制作规模、拍摄时间跨度、动用的演职人员数量等都创下了中国影史之最:5年多的剧本打磨,2年多的细致筹备,超过7万人次的群众演员参演,超大规模的服装道具、军事装备准备,超百公里的战役战术设计。编剧兰晓龙提交的初版剧本就有13万字,精修后还有6万字。

“这部电影是为了中国人那份伟大的精神而拍摄的。”黄建新说。

塑造人物形象下足功夫

影片中,指导员梅生说了这样一段话:“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

对于一部战争片来说,如何定义和体现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是确立影片合理性的前提。陈凯歌认为,中国的战争片一定要让观众明白这场战争对中国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对今天的和平起到了什么作用。“战争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赢来的和平则更为宝贵。这都是我们希望通过《长津湖》来表达的。”陈凯歌说。

影片历史顾问王树增也表示:“近代以来我们这个民族受尽屈辱,所以百年以来我们这块土地上的仁人志士,不惜掉头颅也要挽救这个民族,要让这块土地上的广大人民过上自由平等的生活。《长津湖》用画面、镜头、表演,深刻、饱满地体现了当时历史片段中的人和事。”

看过《长津湖》的观众反馈,影片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下足了功夫,使这部战争片看起来有血有肉。对此,陈凯歌说:“战争电影倘若不能塑造出让观众印象深刻的人物,是很难成功的。因为在不知道为何而战、与谁作战的情况下,创作者和观众都是没有情感寄托的。如果没有鲜活的人物,战争场面拍得再多,观众可能都不太在意。只有当观众觉得电影中的人物值得追随,战争电影才有了意义。”

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影片创造了以伍千里、伍万里为代表的一系列人物形象。在这个基础上,再放进宏大背景和历史人物,如抗美援朝第一个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冰雕连英雄群像等,最终构成了艺术形象和历史人物的虚实结合。

“我们在创作中达成一致的认识,这是一部现代电影,我们不是复述战争,而是通过人物去讲战争、讲历史、讲精神,电影要跟着人物走,这是现代电影的创作方法。”黄建新表示,“每个人物在电影中都是有作用的,都是整个故事的有机组成部分。电影里既有雷公、梅生、伍千里这样的老兵,也有伍万里这样的新兵。我跟饰演伍万里的易烊千玺说,你是一个具有成长变化性的人物,这个人物的底色就是质朴、倔强和野性,具有这样性格的人上战场才有可能去打仗,才能表现其英勇。”

比较真实地再现战争场面

看过电影,许多观众表示,影片对战争的残酷性表现得非常逼真。黄建新认为:“这的确是中国电影里表现战争残酷性比较强烈的一部,看完电影就有人给我发短信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和平来之不易。”

无论是对战争残酷性的表现,还是对人物形象的完整塑造,都离不开中国电影水平不断提高所提供的强力支撑和保障。这其中,既包括整个电影拍摄的详尽分工和运转流程,也包括高科技的拍摄制作技术。

据影片总制片人于冬介绍,影片中所有的戏都要在冬天完成,3位导演几乎是同时开机,前后最多相差一个月。由于是平行拍摄,会有大量的统筹工作,黄建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黄建新表示,拍摄《长津湖》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有一个巨大的体系保障导演之间的衔接。

林超贤说,我们是在山区拍摄,在无遮挡的山间搭了很大的场景,拍摄环境温度达到零下十几摄氏度,每晚都会遇到风,还有不同的天气状况,比如沙尘暴、冰雹、下雨等,拍摄克服了极大的挑战。

徐克举例,片中某场战役的每一场戏几乎都需要调动千人以上的拍摄团队及群众演员,要克服这些困难,就需要大量的服装道具准备、战役战术设计,仅服装道具就有非常多的变化。从进入朝鲜到在最寒冷的风雪当中战斗,化装服装的风格要统一、连贯。

另外,观众普遍反映《长津湖》的特效技术好,做到了比较真实地再现战争现场。黄建新介绍,片中一些镜头,特技做了11个月才完成。“比如,一个CG动画的成型需要17层才能达到要求,这还是当年胶片电影的要求,现在的8K数字电影对清晰度要求更高,要求的涂层也就更多。电影里的很多单个镜头都是100多人工作了11个月的成绩,聚合了来自国内外的80多家特技公司。”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新闻
《长津湖》与福州连江,还有这样的渊源

目前电影《长津湖》正在热映, 冰雪埋忠骨的“冰雕连”、 舍身守阵地的“杨根思连”, 感动了很多人。 而这支长津湖战役的主力部队, 发源于福州连江县等闽东苏区。 电影《长津湖》海报 发源: 杨而菖打响“第一枪” 在长津湖战役中, 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 (20军、26军和27军), 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 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 美军第10军 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

厦门籍开国少将血战长津湖 率部围歼美军王牌

1955年,彭德清任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 (彭德清纪念室供图)   台海网10月10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在近期热映的电影《长津湖》中,美军“北极熊团”被志愿军英勇围歼,团旗终于倒下并被缴获,这个画面令人振奋而泪目。鲜为人知的是,在厦门翔安的彭德清纪念室里,就藏有一面“北极熊团”团旗(复刻版)。   那么,位于东南海滨的厦门,与高寒的朝鲜战场有什么联系...

纪录只保持了一天!解放军军机单日39架次巡台创新高

综合台媒报道,2日,解放军单日共派出39架次军机赴台湾附近空域执行任务,再创台当局防务部门公布此类消息后的新高。 据台防务部门发布的军情通报,2日白天,解放军共派出20架次军机飞抵台湾西南空域,包括14架次歼-16战斗机、4架次苏-30战斗机,以及2架次运-8反潜机。2日夜间,解放军再度派出19架次军机,包括12架次歼-16战斗机、6架次苏-30战斗机,以及1架次空警-50...

《长津湖》票房17亿!这本台湾小说里也写到了这段历史

9月30日上映、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的抗美援朝电影《长津湖》一路领跑2021年国庆档,截至发稿前,累计综合票房突破17亿。电影讲述了某中国志愿军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感人故事。 来源:《长津湖》电影官方微博 而在海峡对岸,台湾作...

25架次解放军军机国庆当天入岛巡航 创6月以来第二高纪录

25架次解放军军机国庆当天入岛巡航。(图片源自网络)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解放军10月1日当天派遣25架次军机进入台湾所谓“西南防空识别区”,分别为18架次歼-16电子战机、4架次苏-30战斗机、2架次轰-6K轰炸机和1架次运-8反潜机,台空军宣称“派遣空中巡逻兵力应对并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