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娱乐 >> 电影  >> 正文

透视2018电影“春节档”:新民俗 新美学 新力量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人民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新民俗 新美学 新力量

  ——透视2018年电影“春节档”

  饶曙光

  2018年电影“春节档”多项指标刷新“春节档”电影市场纪录。公共话题的植入和大国担当意识的凸显、影片“拜年”气质明显、低幼合家欢影片退场、电影技术水平提升、电影批评口碑效应增强是今年“春节档”的明显特征。

 

  透视这些影片,“喜剧合家欢”的模式需要进一步拓展,对电影工业尤其是电影本体的认识仍有待强化。在传承因袭的基础上注入更多智慧和想象力,并有所拓展革新,让观众有新鲜感以及更多“获得感”,将决定“春节档”电影的周期与活力。

  2018年电影“春节档”表现令人瞩目。据国家电影专项资金管理办公室统计,今年“春节档”7天收割电影票房57.23亿元,相较去年同档期的34.28亿元,同比增长66.94%;观影总人次达14396万,同比增长58.9%,多项指标均再度刷新“春节档”电影市场纪录。

  “春节档”的概念兴起于近几年。2013年,《西游·降魔篇》的横空出世使得“春节档”瞬间成为一年当中最热门的档期,当年“春节档”票房占全国票房的比例也从2012年的2.88%上升至4.07%。2014年,“春节档”得到长足发展,促成“春节档”从“贺岁档”中突出重围,独立门户。如今,“春节档”七八部影片同打擂台的局面成为常态,中国观众春节期间电影消费的习惯逐步养成,春节看电影,成为颇受消费者欢迎的娱乐方式甚至是节日“标配”。

  数字的增长,来源于影片本身和市场受众两个方面。充分解读数字背后所呈现的中国电影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几大转变,我们才能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做出客观分析和前瞻性预判。

  赢得最大多数人的共鸣

  2018年“春节档”电影呈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公共话题的植入和大国担当意识的凸显。电影《红海行动》通过对也门撤侨事件的展示表现对全球反恐问题的关注,这种当下公共话题的植入,有力凸显了中国人和海外华人在公共事务和国际关系中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比如,《红海行动》中的女记者发誓要跟恐怖分子“干到底”,并且和“蛟龙”们一起救出其他被困人质。《唐人街探案2》通过唐仁和秦风这一侦探组合的肯定,彰显华人不可小觑的能量。其实,对公共话题的关心已成为新媒体时代现实生活的常态,近几年的《湄公河行动》《战狼2》《嘉年华》等一系列高口碑电影,都明显呈现出一种对公共话题的趋向性。它们证明,将公共话题巧妙植入影片叙事可以获得最大层面的关注度,赢得大多数观众的共鸣。

  “春节档”影片“拜年”气质犹存。从电视“春晚”、冯小刚贺岁电影沿传而来的“小品化”叙事风格在今年的《祖宗十九代》里被改写为了“银幕上的大相声”;《唐人街探案2》中不乏“狗年吉祥”等拜年桥段;而《捉妖记2》中群舞群欢的喜气热闹场面也随处可见。对比这几部颇具喜剧元素的电影,《唐人街探案2》胜在电影类型融合、剧情紧凑、信息量丰满和话题前瞻性等方面,《捉妖记2》则在技术支撑层面占据优势。最终几部影片的票房数据说明,“拜年”气质对电影是一把双刃剑,电影界并不是所谓的随意“圈钱地”,跨界明星也并不都是票房和口碑的保障。相反,对电影规律的尊重、掌握和实践才是电影良性循环发展的必要前提。

  低幼合家欢影片逐步退场。相较前几年“春节档”中必不可少的儿童电影、动画电影诸如《爸爸去哪儿》系列、《熊出没》系列和《年兽大作战》等,今年“春节档”的儿童电影力避正邪二元对立的简单叙事模式,更加贴近真实的日常家庭生活,拉升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现实意义和思想高度。

  观众越来越能“读懂”电影

  电影是艺术也是产业,电影的创新发展有赖于技术。电影作为一种产业,近年来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而回顾近些年来票房口碑俱佳的影片,大部分在注重思想性、艺术性的同时十分看重技术对于电影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数字媒体空前发达的今天,技术被运用在了电影产业链的每一环节。从当年《大圣归来》的众筹宣发、到《捉妖记1》对CG技术的率先运用,再到如今《红海行动》真枪实弹的重工业大片气质,甚至连《唐人街探案2》这类商业推理喜剧电影也明显在场景设置、打斗画面上愈发倚重技术。

  电影批评的口碑发酵效应持续增强。今年“春节档”的电影票房颇为戏剧性:从大年初二开始出现突变,《唐人街探案2》超越《捉妖记2》位居榜首,《红海行动》超越《西游记女儿国》上升至第三位;至大年初四,《唐人街探案2》继续保持榜首位置,《红海行动》则跃升第二位,《捉妖记2》退至第三,《熊出没·变形记》和《西游记女儿国》分居第四和第五位。几部影片中,《唐人街探案2》《红海行动》的票房积累得益于众多“自来水”的口碑效应。我们欣喜地看到,观众越来越能“读懂”电影、“辨识”电影,并乐于包容差异化、多样态的电影存在。如今,电影批评不再是电影专业人士的专属,媒体形态的更新不断刷新着电影批评发声的多渠道和多元化,并不断引导电影在口碑和票房等多面向持续积累、发酵。

  质量是电影市场的生命线

  通过对今年“春节档”的表现特征及背后深层次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传承因袭的基础上注入更多智慧和想象力,并有所拓展、有所革新,让观众有新鲜感以及更多的“获得感”,将决定“春节档”电影的周期与活力。

  其中,“喜剧合家欢”模式的延续及拓展值得关注。20多年前冯小刚的《甲方乙方》不仅成功开启了中国电影的“贺岁档”,也让“贺岁喜剧”的概念深入人心并直接导向了“春节档”的风格定位。近年来,不管“新民俗”题材如何翻“新”,哪怕涉及魔幻、动作、冒险、警匪等多种类型,“新民俗”的“俗”仍在“合家欢”的美学期待下成为“春节档”电影一以贯之的叙事套路。然而2010年春节,一部《阿凡达》导致当年“春节档”国产喜剧电影普遍沉寂,启示“春节档”电影“合家欢”这一刻板定型急需得到有效突破和创新。类型的扩展、技术的提升、细节的兼顾以及视野、话题的前沿,都不失为“喜剧合家欢”的革新良药。比如去年“春节档”电影《功夫瑜伽》就在奇观化展示、大片气派和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审美兼顾等方面较之以往“春节档”电影模式有了突出进步,今年的《唐人街探案2》也做出了喜剧类型电影的新示范。

  其次,我们需要对电影工业尤其是电影本体予以充分认识。2015年,电影《天将雄师》为以往印象中的“春节档”带去了一副新面孔,在其一举拿下本土市场超过6亿元票房的同时,赢得国内受众认可,该片甚至被视为中国第一部可以媲美好莱坞大片的商业巨制。近两年,从《战狼2》《湄公河大案》等新主流电影中,我们更加感受到重工业科技为传统叙事带来的勃勃生机,2018年“春节档”的《红海行动》更让我们感受到电影工业美学的“新力量”。

  据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红海行动》成为此次“春节档”电影的口碑之作,其满意度目前位居历史调查所有影片的第三位,而前两位的是《战狼2》和《建军大业》。中国电影正在摸索一条“内外兼修”的电影叙事道路,这显然离不开中国电影的经典叙事传承、本土化策略,离不开本土观众的支持和信任,更离不开对电影强国从观念到技术等方方面面的借鉴,因为中国观众的审美已经越来越具“民族性+国际范”。此次《红海行动》跻身“春节档”并迅速成为口碑之王,说明电影永远是内容为王、品质为王,质量也永远是电影市场的生命线。

  高歌猛进之时,我们更要胸怀忧患意识。2017年“春节档”的“五子登科”曾经为档期的丰富性提供借鉴意义,青春题材电影《乘风破浪》就穿插在“喜剧合家欢”之间,并收获了相当的口碑和票房。而在今年,“血气方刚”的主旋律大片出现在合家欢“春节档”期间并且获得热烈的追捧,加之《唐人街探案2》对敏感性话题的戏谑呈现,使得今年的“春节档”更加侧重于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和探讨。另一方面,《捉妖记2》的口碑明显不如第一部,说明对IP的利用需要不断为其注入普遍关注的、具有话题讨论意义的新鲜元素,当然,《祖宗十九代》的遇冷就更充分说明一个道理:电影有尊严,跨界需谨慎。

  历史和现实反复告诉我们,观众对中国电影的信任主要是建立于电影本身的真诚,它要求我们的电影必须相应地做出从“接受美学”到“创造美学”的结构性调整,努力补上产业链上游每一端的短板。这不仅适用于未来的“春节档”电影发展,也将适用于中国电影未来整体性的可持续繁荣发展。

  (作者为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

原文标题:透视2018电影“春节档”:新民俗 新美学 新力量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yl/2018/03-01/8456996.shtml

相关新闻
中国电影单月票房破百亿刷新世界纪录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高凯)据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28日下午3点40分,中国电影内地市场2月票房突破100亿元(人民币,下同),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中国内地市场2017年8月所创的单月票房纪录(73.7亿元),也打破了北美市场2011年7月创下的全球单月...

拍出豆瓣史上最低分影片 毕志飞:谁敢说我是烂片导演

毕志飞。摄影/《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董洁旭   毕志飞:谁敢说我是烂片导演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刘远航   围绕着这部豆瓣史上最低分的“烂片”,毕志飞的义正辞严与网友的嬉笑怒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事情由此变成了一场闹剧,引发了网络的狂欢。对专家学者所象征的权威的...

中国使巴基斯坦面临国际制裁?美国这锅我们不背!

当地时间1月5日,巴基斯坦拉合尔,示威者抗议美国暂停对巴资金援助。(图源:视觉中国) 在2月27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称,据报道,中国没有在最近的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会议中支持巴基斯坦。这意味着巴基斯坦不得不面临制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对此表...

社评:美打压中国铝箔,中方应平静反击

美国商务部星期二宣布针对从中国进口的铝箔进行的“双反”调查得出了肯定的正式结论,认定中国出口商以低于公平价格48.64%以上的价格向美国出口铝箔。美国商务部还断定,中国政府对这类产品的补贴在17.14%到80.97%之间。   根据美国贸易救济程序,要最终对中国铝箔产品征收“双反”关税,还需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同样的裁决。该委员会将于今年4月12日前后作出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