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娱乐 >> 电影  >> 正文
新闻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一首失败者之歌(5)

www.taihainet.com 2016-11-13 07:47 来源: 新浪娱乐

  对于“反恐战争”、对于当代美国社会、对于当代美国人,在这些敏感的、而且此前他本人已经在诸如《冰风暴》或《断背山》里有过论断的议题上,李安这一次显得太过避实就虚。

  而《中场战事》之所以在美国本土遭到不少评论界的指摘,大概也是由于它让左派和右派都觉得有骑墙、失语之嫌——毕竟9.11、伊拉克、阿富汗以至今天的叙利亚、伊斯兰国串起这段“反恐战争”史,实在是美国国民有切肤之痛、不得不关心的现实困境。

  因此,就像比利妈妈吃饭时拍桌子不准讨论政治一样,李安同样不谈国是,真没法让座上的四邻心服口服。

  而且,如果说不愿或无法对伊战表态,可能多少是因为李安毕竟是拿绿卡的“局外人”,那么,实则《中场战事》里已经包括了若干个可以深度开掘的其他题目,可也被他一一放弃,就显得太可惜了

  ——比如说,在我们这个极度文明的时代,一个杀人者(尽管在战场上)却被顶礼膜拜,实则非常诡异,影片已经略略触及到,却又轻轻揭过了;

  又如,B班弟兄性情各异出身不同,但是因为一起出生入死,他们必须而且最终也真的彼此“我爱你”了,那么,这种特殊而奇妙的人际关系本身,就有了值得深入刻画和辨析的空间,而且已经是一些经典军事影片所关注的焦点。

  然而《中场休息》着墨太多在比利和他的两位班长的身上,以至于就此问题只能零敲碎打地讨论,甚而只能依靠几段台词来直白地强调;

  再如,那些在影片中特意交待了十足十的琳琅满目的食物、白花花的啦啦队员大腿、喧闹盛大光怪陆离的中场秀,都分明可以看出是创作者针对物质至上的美式资本主义或者说美国主义的讥诮,然而却也只在原地打转,不再深入。

  甚至,最核心的,原著小说和电影都表示要关注的心理疾病PTSD(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该病征到底是怎么回事,又会如何影响在役或退役的军人,《中场休息》也都语焉不详,

  最明显的地方,体现在影片中有过三段用单色画面来表现比利的“心理现实”与“真实现实”的分裂(两次在新闻发布会、一次在演奏国歌时),可是这些段落“质量”平平,更何况“数量”还不够,以至于既不能体现作为个体的比利的疑似PTSD症状,也无法象征一批或一代“美国大兵”的心灵状态。

  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影片没有调整好、起码是没有调配好成分比例——本片究竟是比利·林恩的立场,还是某个旁观者的立场——而且,要命的是,比利的所见、所想、所言还是不统一的,

  所以,尽管我们灵魂附体一样,通过比利之眼看到了很多事很多人(尤其是白头大亨的那张自大脸),可是比利的想法和比利的说法,又得换成另外两种视角。

  于是到了最后,我们对于比利其人的认知还是迷惘的。

  我们不知道他到底是不是一个单纯的19岁得州男孩,还是说他其实有着非常超越其年龄的知识分子型的心智?他究竟是一个行动快过思考的、反射神经发达的“天生的当兵材料”,还是一个信仰存在主义的、擅长谋定而后动的聪明人?

上一页 1 23456下一页

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台海网官方微信(taihai101)

  • 台海网微信

  • 厦门微公益

  • 海峡导报微信

  • 厦门第一时间

相关新闻

  • 李安新片上映 120帧放映厅日售4000余张票
  • 乔欧文   法制晚报讯(记者 田婉婷) 双十一当大家都在讨论如何买买买的时候,热爱电影的同学们也为如何消费一部电影伤透了脑筋。   今日,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正式和观众见面,这部首次运用最顶尖的4K/3D/120帧制作的影片,全球只有纽约、洛杉矶、北京、上海、...
  • 李安的新电影究竟改编自怎样一本小说
  • 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一经确定由李安执导后就备受关注,这也是李安继《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后的最新作品,何况还有《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编剧西蒙·博福伊加持,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超乎想象的革新技术,所谓“Immersive Digital”(沉浸式数字化)——3D,4K...
  • 李安新片背后的原著:有人表扬你这辈子最惨的一天
  • 海报 可能不少人的朋友圈已经被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刷屏了。11月7日点映,不知文化君的关注者里是否已经有前去观影的真爱粉了呢?其清晰的影像、先进的技术,也成为了备受争议的话题:这是代表着李安对电影制作的自我突破,抑或有炫技之嫌、掩盖了故事本身...

关于台海网 - 导报广告价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友情链接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算举报电话:0592-968801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4) 闽ICP备07001623号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

版权声明: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导报(台海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免责声明:台海网转载自网络的文章和图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内容仅供参考。
如我们使用了您的作品(包括文章和图片),请作者与本网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网,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