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元
1、
最残忍的一幕,发生在尾声:比利·林恩告诉心爱的姑娘:我现在就想带着你跑,当逃兵算了。可是,怀里的女孩却花容失色:逃跑?怎么可能?你不是马上就回战场了吗。
就在这一瞬,比利心碎了。他才发现,火辣辣的一见钟情,其实只是两人之间的一场误会。
然后,他勉强笑了,局促地道别,彻底明白了“我们当兵的,只能拥有彼此”到底是什么滋味。
他也就此下定决心,拒绝姐姐争取来的退伍可能,而要和B班的弟兄们一起返回伊拉克前线。
“李安电影”注册商标式的细腻、感伤、残酷,以及李安其人调教年轻演员的卓绝能力,全都浓缩在了这三分钟的戏里。
2、
读解《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角度有很多,大都言之在理,比如讽刺所谓的“爱国主义”、批评美国公众对于军人的态度、批判美式资本主义支撑的政经逻辑及生活方式……
不过,需要注意,李安电影一向不是“控诉体”,他不是站在原告席上,大声疾呼地指责“你们居然这样”,而是每每坐在被告席上,平静而略带悲戚地承认,“我们就是那样”。
所以,他爱说“我们心里都有一个玉娇龙”“人人心中有座断背山”,真是在直抒胸臆。
可爱的啦啦队长菲姗,她钟情的其实是那位出生入死英勇无惧的战斗英雄,而非和自己一样会担心汽车引擎有异响、猫抓坏了沙发等等琐事的同乡小伙子
——就好比殷离对“恶狠狠的张无忌”的痴迷——所以,虽然菲姗矫情且自欺,可你也不能说她的情感不是真挚的、她从英雄比利身上得到的那些触动就完全是虚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