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娱乐 >> 电视  >> 正文

张桐隐忍伪装 完成“绝密使命”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北京青年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张桐隐忍伪装 完成“绝密使命”

  张桐最近很忙。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的二轮播出刚刚结束,近代革命历史剧《绝密使命》又开始在CCTV-1黄金档播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节点,由张桐主演的两部剧接连播出。最近他辗转于各大研讨会、发布会、采访中,空闲时间几乎为零。

  “张桐好像与李大钊先生融为了一体。”在《觉醒年代》的网络评价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声音出现。而在《绝密使命》中大家似乎看不到张桐身上“李大钊”的身影,剧中他饰演的“潘雨青”皮肤被晒得黝黑,一身粗布衣服,鞋子上的破洞甚至露了一个脚指头。面对敌人的盘查用“吊儿郎当”的笑容伪装,战友倒在自己面前却只能隐忍,将一个有着赤胆忠心和英勇智慧的地下交通员形象塑造得丰满鲜活。

  “如果说李大钊是一把利刃,那么潘雨青就像一颗‘洋葱’。”面对采访,张桐这样形容这两个角色。之所以如此说,张桐解释:潘雨青属于社会性特别丰富的人。“他出身草根,是在社会最底层摸爬滚打的人。大钊先生是一个文化人,是需要接近劳苦大众去了解当时真实的背景,但是潘雨青不用。他本身就是码头工人、一个穷苦人,是属于一个被剥削的阶层。正因为如此,为了自己的生存,他就必须锻炼自己的适应性,不可能有那么多棱角。因为棱角多了,他就没法在当时的社会环境生存下去,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风使舵、察言观色等就成为他的生活必备技能。从这个层面说,他要比大钊先生丰富很多,更加接地气,有烟火气。”

 

  (来源:北京青年报 文/本报记者 祖薇薇)

相关新闻
《狂人日记》里“狂人”原型是谁?

谷兴云教授   创作于1918年4月的《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正在央视热播的《觉醒年代》第14集里有这样一个场景:鲁迅和朋友吃过晚饭后回到绍兴会馆,弟弟周作人对他说起同学杨开铭毕业后回乡教书,时常接济一名寡妇,...

主旋律的《觉醒年代》为何能够火出圈

近期,重大历史题材影视剧《觉醒年代》引发追剧热潮,各大平台的评分着实亮眼。“处处有考点”“篇篇是论文”……线上线下讨论不亦乐乎,有人点赞其为“少有的具有思想深度、历史深度、艺术深度的好剧”。   《觉醒年代》,剧如其名,反映的是1915年《新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间这段历史单元。彼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动荡衰败、人心思变,“两千五...

《觉醒年代》 “每一句台词都像是历史考点”

“导演简直是‘细节控’”“主旋律剧也能这样吸引人”“被家人拉着看一集,结果就离不开电视了”“接地气的主旋律题材剧”……近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在央视一套登场,一经开播便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引发了收视热潮。作为一部主旋律剧,该剧注重年轻化表达,受到...

《觉醒年代》开播 于和伟:从未这么期待一部我演的戏

《觉醒年代》开播,于和伟发文:从未这么期待过一部我演的戏   新京报讯 2月1日,史诗巨制《觉醒年代》央视开播。在剧中饰演陈独秀的于和伟在社交平台发布拍戏感言,称“电视剧#觉醒年代# 这是一台好戏!我轻易不这么说,也从未这么期待过一部我演的戏。我战战兢兢,又信心满满。见天地!见苍生!见国魂!”   《觉醒年代》播出当晚,于和伟再发感慨:“#觉醒年代...

《绝境铸剑》央视播出 再现小人物英雄成长记

中新网北京1月8日电 大型革命历史题材剧《绝境铸剑》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该剧以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再现古田会议精神的历史意义。仅播出几集,该剧位列同时段收视排行榜前列。   8日,该剧在北京举办新闻发布会。该剧总策划袁锦贵,出品人赵依芳、王胜洪,编剧钱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