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哔哩哔哩的简称)近日上架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拍摄的四大名著电视剧,受到用户的热捧,其中1994年版《三国演义》迄今为止的播放量已经超过1700万。B站的年轻观众为何会打破“代沟”,追捧起比自己年龄还大的经典电视剧?这种有趣的文化现象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孙佳山认为:“年轻人通过弹幕的形式对四大名著电视剧进行重新解读,这让经典作品有了跨越时代的力量,同时也反过来提醒创作者和研究者,要关注和研究弹幕这种年轻人的网络语言。”
1987年版《红楼梦》剧照。
超过58万的追剧人数和82万条弹幕,说明年轻观众拥抱经典的热情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这句1994年版《三国演义》中的台词成为许多B站用户相互识别身份的一个暗号。电视剧中诸葛亮阵前骂死王朗的这段素材,多年来被UP主们加工成饶舌battle、变调等多种形式的作品重新演绎,为无数B站用户带去了欢乐时光。因此,当1994年版《三国演义》上架后,大量B站用户直接“空降”到第69集35分50秒处“打卡”,屏幕画面被“我的青春又回来了”等弹幕覆盖得严严实实。
不过,与超过1700万的播放量相比,还有两个数字更值得关注:超过58万的追剧人数和超过82万条的弹幕数量——这说明B站观众并非打完卡就走,而是认认真真地留下来追看并讨论剧情。而同时上架的1986年版《西游记》、1987年版《红楼梦》和1998年版《水浒》,累计播放量也超过2000万。B站观众对经典名著电视剧的热情并非个别电视剧的单独现象。
据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透露,B站的平均用户年龄在21岁左右。是什么原因让年轻人扎堆在B站上看比自己年龄还大的经典电视剧呢?一方面的确有情怀因素,与童年相关的记忆引起了他们的共鸣,弹幕中经常出现类似“童年的回忆” “经典之作”之类的文字,多少有一种 “考古”的心态;另一方面,这些经典作品本身的质量过硬,因此成为B站UP主们大量二次加工的创作素材,除了背景故事解说、配乐欣赏、历史文化追溯等内容,更有大量B站上流行的鬼畜视频和“名场面”。
研究互联网文化的北大中文系博士李强认为:“B站上这种经典影视剧的二次创作或者说再加工如此流行,反映了年轻人强烈的参与意识,就是‘我要参与,我要制作,我要表达’。”事实上,B站用户在经历了大量鬼畜视频的洗礼后,也对原作有了很强的讨论表达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