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翀亲赴武汉与演员李帛阳(左)见面。
4月5日、6日,王翀导演的首部线上戏剧《等待戈多》引起广泛关注。演出单场吸引了18万观众在线同时观看;演出过程中,处于不同空间的演员与观众、观众与观众之间,通过弹幕,完成了共情与交流。但这并不是该剧的真正结束,直到几天之后,经历了70余天封城的武汉正式解封,导演王翀于第一时间乘坐高铁赶到了武汉,于4月9日第一次会面并拥抱了该剧的武汉演员李帛阳,这部特殊时期的特殊作品,才算以这样特殊的仪式,迎来了特殊的“落幕”。
两人“武汉拥抱”百感交集
4月9日,当第一次踏足武汉的王翀导演,离着五米多远就伸出手臂要拥抱第一次线下见面的武汉演员李帛阳时,李帛阳起初有些迟疑,但停顿了几秒后,他还是敞开胸怀,与王翀来个了“世纪拥抱”。李帛阳说:“作为一名武汉人,经过了这样的一段日子,对于来自他人的拥抱,确实有些犹豫和害怕。我怕什么呢?怕我不安全。但是导演给了我勇气,我们最后还是拥抱了。”
这是两个多月以来,线上戏剧《等待戈多》由全线上的制作、演出,首次走入线下,走入现实生活。对于剧组而言,这是作品一个圆满的结尾——以现实空间中的见面行为,为《等待戈多》这部线上戏剧,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而对于导演王翀来说,这也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很多戏剧圈的人都知道,王翀不用手机,更不用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而且之前从来没去过武汉。但是,他等待这天已经很久了。为了能在武汉解除隔离后和演员李帛阳顺利会师,王翀特意去找了个手机,去营业厅申请了手机号,添加了微信,同时也申请了健康码。“我宁可破了不用手机的规矩,也要去武汉。”王翀说,“线上的事,在线下画上句号。活生生的王翀,见了李帛阳,站在武汉街头,才感觉线上戏剧《等待戈多》算是完结了。”他表示,回到北京就销号,继续不用手机和微信。
一个导演,作品演出了都没有真正见过自己的演员,这对于一般的话剧演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而线上戏剧《等待戈多》让这个“不可能”成为“可能”。在这部戏剧制作的过程中,王翀对武汉这座城市也不甚了解,绝大多数信息都来自于互联网。但是,一段来自武汉的视频让他看哭了;而真正来到武汉,更是让他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他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武汉解封前后,清明节的哀悼视频,这是积累了厚重‘不幸感’的一座城市,但是这座城市里的人,又充满了勇气与希望。当真正来到武汉,又是另外一种感觉,这里是祥和的、健康的,与其他城市没什么不同,这是对我最大的冲击。”
身处其中的武汉人李帛阳,面对“解封”后的城市,心情更是五味杂陈:“面对这一天,我真是百感交集,这是一种我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感觉,你开心,但又不是特别开心得起来;你兴奋,但又不是特别兴奋得起来,太复杂了。这不是我们分析角色,用简简单单一个词可以解释清楚的,但是总的来说,我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