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娱乐 >> 电视  >> 正文

《长安十二时辰》到底火在哪儿?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长安十二时辰》

  火在哪儿(文化圆桌)

  主持人:苗 春

  对话嘉宾:黄典林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教授

 

  何天平 日本爱知大学访问学者,广播电视学博士

  汤 嫣 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干部

  曹晓静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曹 盾 《长安十二时辰》导演

  日前,在优酷上线播出的国产网络剧《长安十二时辰》,一经推出便得到了业内和观众的好评。这部剧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唐代主管侦缉逮捕的“不良人”张小敬为戴罪立功,需要在十二时辰之内,与靖安司李必共同侦破混入唐城的可疑人员,解救黎民百姓的故事。这部剧为什么会火?它有哪些值得赞赏之处?还有哪些需要改进之处?又能给当下的电视剧网剧制作带来哪些启示?本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观众和该剧导演。

  为什么火

  何天平:《长安十二时辰》在暑期档的走热,是今年整个国剧市场行进至今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从大环境来看,一年过半,国剧精品之作有但亮眼之作少,暑期档作为每年文化消费最为蓬勃的一个时段,受众市场势必期待真正有品质、有审美、有话题的剧集出现,《长安十二时辰》满足了这样一种文化诉求。

  曹晓静:制作水准在线是这部剧火爆的根本原因,在服装、化妆、道具、置景等“硬件”上,这部剧非常用心地还原了唐朝大众生活的很多细节,能够看出其下的工夫。而从剧本、人物以及寓于其中的价值观来看,这部剧同样是精于雕琢的上乘之作,剧中以小人物的视角切入一场保卫家园的斗争,人物形象饱满,节奏扣人心弦,配合着电影级别观感的画面,能够对观众生发出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汤 嫣:盛唐文化之璀璨大抵是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情结与向往,《长安十二时辰》在这繁华之中只取一朝一夕,创新性地用数十集剧情讲述一天之中“保卫长安”的跌宕起伏,随着分秒流逝,戏剧张力自然突显。同时这部剧在树立大国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等宏观立意上引向深入。电视剧聚焦的是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挫折成长,而正是这一个个塑造饱满的小人物,印证着华夏文明之包容开放已然扎根泥土,映射出对于家园的热爱与忠诚。

  最赞赏什么

  曹 盾:还原了唐代繁华街市、胡汉混居的盛景。当时的长安有15%的侨民,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吸引着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来这里生存,就证明了它是一个文明的、美丽的城市。我们的文化中还有很多很美的东西,这部剧只是展示了一小部分而已。此外,演员的选择我们只找合适的,易烊千玺个人文化素质比较好,书法和雕塑都不错,身上有中国古代文人的风骨;雷佳音能够还原普通人的“俗”,又能表现出做英雄的潜力,还需刻画出“军人”气质,在塑造角色的过程中,他表现出坚定的决心、过人的体力、意志力以及很高的职业操守。

  何天平:这部剧作为一部“耐看”的作品,叙事富于悬念,细节具有传统文化特点。这既能符合大众审美,又在一定程度上带领大众审美,为大众所喜闻乐见。

  汤 嫣:这部戏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打破了一些作品里女性娇弱、把自身幸福建立在男性身上的刻板形象。在这部剧里,我们看到了独立、自信、积极向上的女性形象。

  曹晓静:我最欣赏的是《长安十二时辰》对于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呈现,整部剧以传统节日上元节作为故事背景,在查阅大量史料后为观众“还原大唐的一天”,铺开了一幅充盈着人文气息和文化气质的盛景图,观众能够看到那时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市井人家的吃穿用度、礼仪规矩、工作娱乐等方方面面,真切地感受他们的精神面貌。

  黄典林:《长安十二时辰》不光在国内掀起“追剧潮”,还将在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以及北美地区全集付费上线,实现华语剧的重大突破。究其原因,这部剧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与紧张紧凑的叙事节奏相结合,让观众在娱乐的同时也接触传统文化。

  对影视创作的启示

  曹晓静:当前,观众的审美水平和审美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提高,他们不再给什么就看什么,而是喜欢什么才会去看什么。怎么赢得观众的喜爱呢?对于电视剧创作者来说,不能停留在以往浅层的表达上,必须升级创作理念,从观众的生活中采撷创作灵感,秉持打磨精品的意识,以观众为中心,为观众打造出一片精神高地。

  汤 嫣:一部剧应该留给观众什么?应该留下的远不只是观众对故事情节的津津乐道,更是对于民族品格、文化自信与历史现实之深入思考,而这些恰恰体现在《长安十二时辰》的故事性与“匠心”的巧妙融合之中。

  曹 盾:在制作工艺、流程方面,网剧与传统电视剧有不小的区别。互联网市场产出精品,是因为我们在这行业做得久,在经验、资源方面有大量积累,但这只是一个短期的现象,网剧的未来还是年轻人的天下。年轻人都在通过网站看文艺作品,网剧在年轻观众中有巨大影响力,文艺工作者不能过分放大娱乐,只图短期有利。要有更多责任心,为我们的下一代和国家的未来,创作价值观积极向上的、有操守的文艺作品。

  有待改进的是什么

  黄典林:当前,互联网新媒体技术正在对影视产业带来新一轮的革新。如今Al+5G+4k正在变成一种普遍的现实,这部剧应该以更主动的姿态顺应这股潮流,尝试结合更丰富的互动技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互动优势,实现技术创新,以多元的交互手段为观众营造更为极致的沉浸感。技术赋能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曹晓静:这部剧台词半文半白,而且是强情节、快节奏的模式,对于想看剧娱乐放松的观众来说,可能不太轻松,需要开动脑筋,不能开倍速播放。

相关新闻
青春剧创新跳出“甜宠”套路

北京日报讯(记者 李夏至)这两年来,青春校园题材成了网剧爆款的一大重要类型。从《最好的我们》到《你好,旧时光》,从《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到《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几乎每部主打清新甜蜜风格的青春剧都直击了网友的软肋,成为观众心中不可多得的“白月光”。 近期在腾讯视频先后播出的《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和《暗恋橘生淮南》,也是同题材下的全新创作。其...

科幻悬疑网剧《我是谁》在东山开机取景

台海网5月7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近日,由青年导演葛文喆、张胜联合执导的爱奇艺云腾计划网剧《我是谁》,在东山县铜陵镇码头社区第十渔业公司开机,随后剧组在东山多个地方取景拍摄。   据了解,该剧是环保题材的科幻悬疑网剧。主要讲述上世纪90年代末,南方小岛上的小镇发生了神秘事件,小镇居民依靠“爱”的力量,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最终解决所有问题。影片将...

追网剧、分享“资源”……小心!你可能侵权了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人注重保护自己的智力成果,维护知识产权。   4月26日是第19个世界知识产权日,25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过去一年最高检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成果进行总结。   2018年,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3306件5627人,同比均上升31.7%;提起公诉4458件8325人,同比分别上升21.3%和22.3%。   重点整治自媒...

网剧《冷案》:复杂但不负面,冷静却不冷漠

第一个案件受害人林慧和王良。   林慧父亲和其学生王良。   近两年,刑侦推理剧在国内影视市场可谓来势汹汹,各式卖点层出不穷,已然杀成了一片“红海”。当然,这里面也涌现出了不少制作精良、口碑不俗、圈粉无数的全网“爆款”,也有很多播出后就无声无息的冷板凳选手。比如最近上线的一部网剧《冷案》,剧如其名,一方面讲述尘封多年的旧案,另一方面由于没有...

是悬疑类型过时了 还是故事没讲好?

因独特的题材红利,多选择在视频网站播出的悬疑网剧,自2014年问世以来,每年都能涌现数部代表佳作。2014年是《暗黑者》,2015年是《心理罪》,2016年是《余罪》和《如果蜗牛有爱情》,2017年是《河神》《白夜追凶》《无证之罪》。但这个规律在今年被打破了,口碑与播放量“双高”的悬疑网剧难再寻觅,陷入“低口碑低播放量”泥潭。 截至目前,优酷、爱奇艺、腾讯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