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里的马小帅、《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小书虫、《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中的赵世炎以及《芈月传》中的芈戎……这些大制作中的“小角色”,扮演者就是演员李泓良。天津卫视今晚收官的《一树桃花开》中,李泓良再次扮演一个有性格的配角。虽然是配角,但采访后会发现,这个演员对表演倾注了全身心的热情,无论角色大小,无论作品类型,他都会透彻地分析体会角色,从而让自己“走进”不同的情境与人生。随着从业时间的增长,李泓良更愿意去琢磨那些有性格、有血肉的人物,让他有空间去立体地呈现人物的不同侧面,塑造一个个“多棱镜”似的角色。
600场戏塑造“性格缺陷男”
在《一树桃花开》中,李泓良扮演一个带有明显恋母情结,同时又总是出现心理失衡问题的人物——罗耀辉。这个角色李泓良下了不少功夫,甚至将生活中部分的自己,重叠到了角色中。
剧中,李泓良扮演的罗耀辉有600多场戏,应该从哪个方面入手塑造呢?李泓良说,他运用的都是在母校中央戏剧学院学到的“技能”:“在学校学到的技能让我明白600多场戏都在干什么,也就是舞台三要素:做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我是什么样的性格,跟谁做事,把这些演明白,就知道自己演的是明白戏不是糊涂戏,能找到这场戏的切入点。”
至于如何抓人物的切入点,李泓良会在通读剧本后,给人物一个整体概念,然后再和他自身进行对比,把握住他本人和角色之间的交集。“和罗耀辉有交集的地方,我就会把它无限地放大,他既不是剧本中的角色,也不是我,而是我李泓良塑造的罗耀辉。”
剧中罗耀辉是一个奶瓶男,在母亲的羽翼下长大,因为父亲死得早,他和自己的母亲有着特别深的感情。他的母亲也介入了他太多的生活,让他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也缺乏作为一个男人的主动性。李泓良觉得自己也是有一些恋母症的人,于是他就把生活中和母亲的互动细节用在罗耀辉这个人物上。他举例说,自己一旦与母亲久别,重逢时就会拥抱母亲很长时间,于是就把这个细节也加在了罗耀辉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