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流量和演技更重要的是品质
传统意义上的流量明星已经不走俏了吗?除了已经播出的作品,接下来,郑爽、赵丽颖等流量演员都有新作亮相,Angelababy有两部作品《欲望之城》和《创业时代》,说明流量演员在市场上依然占据重要一席。
虽然剧组选演员的“唯流量论”受到业内质疑,可流量的确是门槛之一。对此,陈伟霆就看得很清楚,他挺享受“流量偶像”这个标签,认为自己有流量和商业价值,制片方才会找他拍戏,他才拥有在不同类型剧本、角色、团队之间选择的权利,这样就既有了市场,还能在表演上持续进步。
然而,对流量演员而言,有了流量之后,对演员团队挑选剧本、角色和主创团队的眼光提出了考验。朱一龙在《镇魂》之后的新剧《许你浮生若梦》就被评为“俗套的玛丽苏剧”,口碑很一般,他的作品如果接不上,用网剧积累起来的热度很快就会沉寂。
演员的成长就是累积演技和等待好戏的过程。一个演员有了流量或者演技好,表现再出彩,但是作品制作很粗糙,也白费了心力。反之,如果碰到一个好剧组、好剧本,天赋没那么好的二线演员遇上会调教的导演,只要用心揣摩人物,也能演绎出贴近人心的角色,从而获得好评。
当然,一部剧火还是不火,能不能推出演员,是市场、演技、剧情、制作和档期等多重作用的结果,一味追求流量或者一味看重演技,都是无用功。《如懿传》和《天盛长歌》这种把好牌打烂的情况实在出人意料,如《延禧攻略》这般把看起来普通的牌打好也是奇迹。因此,如果制作方能在最初组盘时多了解一下观众对该剧品质的预期,只要他们朝着观众期待的方向努力,这部剧可能就“成”了,演员自然就跑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