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电影《漫长的季节》
波兰电影《记忆殇口》
龚金平
■通过电影节,我们观赏电影不仅具有一种仪式感,还有一种“归宿感”
■银幕放映更能提供“沉浸式”的观影体验,使观众得以在一个黑暗的空间里与创作者完成一次精神上的对话。这也是一个见证自我成长的过程,是在光影的世界里感受时间的温度,感受情感的力量
■电影节作为各种类型风格、各个历史时期的各国影片欢聚一堂的盛会,让我们得以见证世界的多样性,领略各种思维方式、影像风格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致。当然也会看到一些平庸之作。创作者的设想与成品之间的差距,可能来自于才情与客观条件的限制,来自于因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而误入歧途,但他们没有矫饰,没有满足于肤浅与恶俗。面对这些影片,我们仍然怀着极大的宽容与尊重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具体的限度之中,这个限度来自于时间,也来自于空间,当然也来自于物质条件,甚至肉身的沉重。但是,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种隐秘而蓬勃的渴望,那是对庸常俗世的超越,对残缺的人生以及不完美的自己的想象性补偿。只是,这种渴望愈澎湃,个体愈是要感受到在世的痛苦,并在理想与现实的沟壑中终究意难平。这时,电影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的比喻”,让我们能在他人故事中突破自我的限度,得以徜徉在一个或奇幻、或逼真、或震撼、或隽永的世界中,从而丰富对于人世的体验,拓展对于人生的体悟。这时,我们会发现,看电影,是一场修行。
可惜,我们平时在电影院里,大多只能看到商业片的大行其道:好莱坞的特效大片来势汹汹,在视听感受上不断追求更强烈、更密集、更刺激; 中国的一些都市喜剧对现实的表达则显得无关痛痒,甚至矫揉造作; 一些穿越玄幻剧不仅架空时空,更架空人性和情感;至于对一些动作片、爱情片而言,能讲好一个故事,能精心设置几个煽情场景都算苛求……可以说,在大数据时代,电影已经是一门经过精心计算的生意,这门生意有太多可以操纵的空间,有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伎俩,甚至每个演员所能带动的票房都可以被准确估算。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要在电影院里找到几部严肃而沉静的电影已经似大海捞针。这一方面是因为浮躁功利的创作氛围已经将电影的功能窄化为“娱乐”,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创作者对真实的现实没有态度,没有思考。这时,每年六月举办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就成了影迷珍贵的年度精神盛宴。
在网络资源极大丰富的今天,许多经典影片我们可能早已在电脑上看过,但能在银幕上重温一次依然意义重大。这种感觉,就好比你曾经在印刷品上鉴赏过一幅名画之后,又有机会在美术馆里一睹真迹。尤其是每年的4K修复版电影,将一些年代久远或原始影像受损严重的影片修复出最高水准的电影画质,引得影迷如痴如醉。
银幕放映较之电脑播放会放大许多细节,更能提供“沉浸式”的观影体验,使观众得以在一个黑暗的空间里与创作者完成一次精神上的对话。当银幕亮起时,那些在电影史上留下印迹的电影变得鲜活无比,它们带着久远的历史气息,裹挟着我们曾经通过这部影片触碰到的个人记忆,让我们不仅与电影重逢,也与过去的自己重逢。
通过电影节,我们观赏电影不仅具有一种仪式感,还有一种“归宿感”。在抢购某些热门电影票,或者当一群影迷坐在一个小厅里时,虽然彼此并不认识,却有一种不可言说的熟悉感,一种因“志同道合”而产生的亲近感。当一群人放弃那些当红的流量明星,冷落那些酷炫的视听大片,却对一些黑白片或者布光很不均匀、胶片感光度很差的影片“顶礼膜拜”,这无论如何是一群纯粹的人,一群“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当然,我们并非为了标榜高雅或者品位非同一般而选择这些影片,而是我们曾在生命的某个时刻与这些影片遭逢,被这些影片的“光晕”感染过,我们需要通过一场更为强烈和直接的对话来强化某些感觉,来丰盈曾经有过的感动与思考。换言之,这也是一个见证自我成长的过程,是在光影的世界里感受时间的温度,感受情感的力量。
2015年的6月,我曾在9天的时间里看了电影节的20场电影。那段时间,我经常在大光明、和平影都、大上海三家电影院之间转场,像一个“成功人士”一样争分夺秒地排日程,赶时间,几乎到了严丝合缝的地步。那一年,影迷争夺的焦点是莱昂内的《美国往事》。那种因抢不到票而产生的焦灼又绝望的情绪,绝不亚于“春运”期间临到除夕还没买到回家车票的恐慌。我发现,在上海这座快节奏的城市里,在这个商业气息似乎无孔不入的“魔都”里,原来有一个这么庞大的影迷群体。可能电影节组委会也感受到了影迷高涨的热情,最终在这届电影节快结束时,于和平影都加映一场22:45开始的《美国往事》。看完电影,已是凌晨三点多钟,一群影迷满脸亢奋地走出影院,那种迷醉又疲惫的神态,极像这部电影的主人公面条的满足表情。对我而言,我不仅再次看到了面条的一生,和他几位兄弟的一生,也在恍惚间看到了每个人的一生:那是一条斑驳又沧桑的林间小路,我们一路收获,一路失去,交织着激动、沮丧与释然。
电影节作为各种类型、各种风格、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国家的影片欢聚一堂的盛会,让我们得以见证这个世界的多样性,领略各种思维方式、影像风格的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致。记得2017年6月,我观看俄罗斯、立陶宛联合制作的影片 《哈尔姆斯》 时,曾一度陷入一种难以言说的惭愧、恐慌、自卑之中。作为一名在高校专门讲授电影的老师,我居然从来没有听过哈尔姆斯其人,我甚至看不懂影片的情感逻辑和主题表达。可是,我又隐隐觉得这是一部有着先锋气质,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的影片。在我详细地了解了哈尔姆斯其人之后,才算是找到了解读影片的钥匙。由于哈尔姆斯是一位风格偏怪诞的诗人,影片创作者其实是用诗歌的节奏和思维方式来设置情节、刻画人物,使整部影片的情感和思维逻辑都呈现出诗歌的特点,需要观众从大量细节、意象的堆砌,情节的非理性流动与铺演中,找到和人物内在情绪起伏相契合的那个点,这使影片的观赏过程无限接近于对一首荒诞派诗歌的解读。这种颠覆性的观影体验对我产生了“震惊”的效果,“震惊”于自己的才学粗浅、孤陋寡闻,也“震惊”于电影创作可以如此个性鲜明、锐气逼人。
当然,我们也会看到一些平庸之作。这些作品可能从艺术表达和观影体验来看都令人失望,但这至少是一种严肃而真诚的平庸。创作者的设想与成品之间的差距,可能来自于才情与客观条件的限制,可能来自于因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而误入歧途,但他们没有矫饰,没有满足于肤浅与恶俗。面对这些影片,我们仍然怀着极大的宽容与尊重。
上海国际电影节不只有电影展映和评奖,还包括市场、论坛等活动,“为观众呈现中外电影文化,为中国电影产业的新发展和上海电影全产业链生态建设”提供了平台和渠道。感谢莅临电影节的业内人真诚地抛出了他们的困惑和障碍,他们在思考,观众们也在影院和论坛内外思考,电影节对当代电影的走向,无疑提供了一个让探讨和思辨走向深化的具有责任感的平台。
如果我们无法不被那些创新出奇的新作品而打动,如果我们依然可以被场灯亮起时满场掌声雷动感动到热血沸腾,那么,电影的气质与魅力、深度与力度,依然在我们心中。
修行电影展映电影文化电影创作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