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命令即将下达,火箭军某基地多名服役期满的一级军士长工作比以往更忙碌了。请看——
离队前的坚守与冲锋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岳小林 特约通讯员 任增荣
图为一级军士长潘建设(左二)为战友讲解装备操作原理。张振泽 摄
深冬的西北高原,寒风刺骨,滴水成冰。火箭军某基地某旅一场“架架排序”比武正在进行,经过20多个技战术特情的考验,某发射班组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摘得桂冠。
这个发射班组的带头人,正是已满服役期的一级军士长张怀瑜。
张怀瑜是该旅“金牌驾驶员”,入伍30年,执行重大任务20余次,2次在阅兵场光荣受阅。2023年12月1日,张怀瑜达到最高服役年限,但退休命令一直没有下达。按说,这段时间,张怀瑜本可以停下来“歇歇脚”,但他比以往更加忙碌,工作训练好像被按下了“快进键”。
“心里着急啊!”目前正值该旅装备换型期,张怀瑜眼瞅着自己就要离开,可帮带的几名战士还没“出徒”。为了追赶进度,他把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频繁往返于多个训练场地,讲解理论知识、调试装备性能、指导年轻骨干,有时忙得顾不上吃饭。
在该基地,像张怀瑜一样面临退休的一级军士长还有好几个。在正式离队前的日子里,他们铆在战位干劲不减,为战斗力建设发挥最后的光和热,用实际行动回报部队的培养。
前不久,得知旅里即将组织战斗发射演练,3次延长服役期的导弹测试技师、一级军士长王司恒再次申请参加,理由令人感动:“越是‘转身’时刻,越要冲锋在前,把自己的智慧力量全部贡献出去。”
当兵当到他这个份上,完全算得上“老资格”了,但一走上演练场,王司恒就绷紧神经,一步不离自己的战位。“某器件数值出现偏差……”特情突然而至,王司恒临危不乱,依据丰富的经验很快判断出是受外界干扰所致。现场指挥员根据他提出的建议立即组织处置,该器件恢复正常。最终,导弹成功起竖,顺利完成模拟发射。
“能为年轻号手多传授一点经验,未来战场上,他们就能多一分胜算。”事后复盘,王司恒将演练中出现的新特情、新问题整理到笔记本上,并逐一为年轻号手分析讲解。
老兵们的冲锋姿态,源于肩头沉甸甸的使命责任,更来自内心激荡的军旅情怀。
一级军士长潘建设,早已把部队当成他的“第二个家”。营区里的一树一木、一砖一瓦、一条标语、一个灯箱,他再熟悉不过,穿了30年的军装也早已和他的生命融为一体。
作为指控班班长,潘建设曾多次执行实弹发射任务,历经5次装备更新换代,牵头编写了20余万字的专业笔记,内容涉及导弹发射、装备维护保养等多个方面。
随着离队日期越来越近,潘建设对军营的留恋之情也越来越浓。这段时间,他在营区无论走到哪里,都将这些专业笔记随身携带,为的就是利用点滴时间,再把笔记整理标注一遍,作为礼物送给班里的战友。“能够把多年积累的经验留给部队,使之继续发挥作用,就好像自己一直都在、从未离开。”潘建设深情地说。
在岗一分钟,奋斗六十秒。连日来,这些即将退休的老兵正以共同的冲锋姿态、不同的告别方式,为军旅生涯画上圆满句号——
远程机动途中,某型装备驾驶员、一级军士长娄存强带领车队安全翻越茫茫雪原;野外训练场上,工程机械技师、一级军士长任亮忙着为战友传授某新型机械装备知识;理论学习室内,导弹一级操作号手、一级军士长徐光友对自己参与编写的《任务发射质量控制节点》等专业规程进行补充……
阔别军旅,难说再见。让我们为这些老兵点赞!
短评
向“老班长”们致敬
■邹菲
火箭军某基地这些即将退休的一级军士长,有的服役30年,有的服役30多年,可以说把人生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军营,留在了导弹阵地。“大国长剑”刺破长空的绚烂烈焰,凝结着他们的智慧和汗水,更见证了他们的无上荣光。
编完这篇稿件,笔者和这些“老班长”们进行了电话交流。在即将离别的日子里,他们有的来到导弹战车前,与陪伴自己多年的“老伙计”聊聊天;有的走进荣誉室,一遍遍追寻自己与连队同行的步履;有的站在操场上眺望,再看看营区的一砖一瓦,再走走熟悉的小路……人生自古伤离别,但军人有军人的表达方式——没有伤感,只有不舍;在位一天,奋斗一日;他日有战,召之必回。
不禁要问:是什么让这些“老班长”们甘愿付出全部的青春?又是什么让他们直到退休前的最后一刻,还保持冲锋的姿态?其实,只要细读这些“老班长”们的故事,就不难找到答案:是导弹事业,是强军事业!
今天,强军兴军的历史接力棒已经交到新时代青年官兵手中。青年官兵不仅要学习“老班长”们的宝贵经验、踏实作风,更要赓续发扬他们“愿将此身长报国”的理想信念,矢志奋斗强军,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和人民军队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用满腔热血精武强能,以无悔青春铸就钢铁长城,真正扛起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担当。
战友们,让我们向“老班长”们致敬!锚定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跑出我们的“加速度”!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