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这个导弹营换装不久就勇夺“金盾牌”的秘诀就是……(4)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解放军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真正的学习力,是永远善于接受新事物

翻开一级上士张相争的理论学习笔记本,扉页上工整地写着这样一句话:“不接受改变,注定会被这个时代淘汰。”

作为新型装备的发射班班长,张相争不断尝试在实践中进行技术革新。他告诉记者:“通过小革新、小发明,把装备性能挖到极限,才能对得起这么好的装备!”

训练场上,他们先后试验几十种材料,把影响导弹发射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为缩短某型雷达架设时间,战勤班想方设法解决场地平整问题,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架设成绩显著提升,流程更加优化。

学习室内,有关创新的话题始终保持热度。他们探索出“人盯人”训练法和“时间轴”训练法——

所谓“人盯人”训练法,指的是技术骨干之间的比拼。通常,两名骨干围绕同一个问题,互为裁判、互相监督,看谁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得更快、更好。

所谓“时间轴”训练法,就是把操作环节分解到每一分钟甚至每一秒。该营营长告诉记者,通过持续学习和不断创新,官兵练兵备战的质效稳步提升。

这股强劲的创新之风,还“吹”进了炊事班。在做好全营官兵伙食保障的同时,炊事班班长杨斌不断尝试推出新菜品,让战友吃出幸福感。他带领炊事班结合野战实际需求,自制出“单兵炉灶”。记者发现,炊事员用几个毫不起眼的自制铁片,几秒钟就组装出一个便携式野炊小炉灶。这种炉灶便于随时随地做出热乎饭,深受战友们喜爱。

“武器装备越先进,越要练精练活。”这是全营官兵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在创新之风驱动下,全营官兵学习氛围更浓、学习质量更高,学习力向战斗力的转化不断加速。近年来,针对多个课目,他们形成并固化出成熟的操作流程标准;技术团队发表多篇理论研究成果,引领技术革新10余项,取得发明专利2项。

“真正的学习力,是永远善于接受新事物。”看到自己带出的“徒弟”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张相争经常会产生“本领恐慌”。很多时候,他又当起了“学生”,虚心向年轻战友们请教……

北部战区空军地空导弹某营扎实推进实战化训练,图为吊装训练。江康 摄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相关新闻
“换”醒战斗力丨迎风展翅

【每天一张新壁纸 “换”醒战斗力】近日,北部战区空军某部组织跨昼夜飞行训练,图为战机起飞。 摄影:于青雷 海报:益西拉姆 (来源:中国军网)

记者蹲连观察丨一名女兵的“漂亮转身”

一名女兵的“漂亮转身” ■解放军报记者 张东盼 特约通讯员 焦义宝 通讯员 杨 雪 “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前不久,一场歌咏比赛在北部战区空军某场站火热进行,00后女兵于楠登台高歌,赢得阵阵掌声。看着于楠自信大...

北部战区空军某旅:空地对抗瞄准险难练兵

高空,“敌机”穿云突袭;陆上,雷达飞旋搜“敌”……初冬时节,随着一阵急促的防空警报声响起,北部战区空军某旅任务分队官兵迅即奔赴战位,一场与友邻航空兵部队互为对手的对抗训练拉开战幕。 “发现‘敌机’!”方舱内,各席位人员紧盯屏幕、快速研判,雷达很快锁定目标。“敌机”步步逼近,刚进入火力打击范围,却突然改变航向、下降高度,试图摆脱雷达跟踪。分队...

跨海凌波 快速救援——北部战区空军某部海上搜救训练掠影

直升机飞临“遇险人员”所处海域上空,准备实施营救。 救生员(右)营救“遇险人员”。 上跑道、增速出航……直升机在低能见度条件下向着陌生海域上空飞去,北部战区空军某部一场海上搜救训练日前拉开帷幕。 根据“遇险人员”发出的定位信号,战机快速飞往搜救区域。随着信号越来越...

海空突击舰炮嘶吼 近距离观看劈波斩浪的铁甲雄风

近日,黄海某海域 北部战区某护卫舰支队 一场多课目实战化训练拉开战幕 舰艇刚刚到达指定海域 便接到“敌”情通报 伴随着急促的警报声 “判明目标性质” “跟踪目标” …… 一道道指令 迅速下发至各战位 官兵们严阵以待 “开火!” 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 舰炮嘶吼 炮弹成功命中靶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