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第77集团军某旅某营基础训练有了“蓝军班组”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解放军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蓝军班组”成员在分析地形。许春雷摄

寒冬高原,月朗星稀。

夜色中,第77集团军某旅一场观察与报知课目训练正在进行。忽然间,一股白烟升腾,正在对“敌”工事目标进行侦察的某营侦察参谋穿戴的单兵对抗模拟装备发出低沉蜂鸣声,这意味着他所在位置已经暴露,并且“中弹阵亡”。

“过去进行基础训练,敌情大多存在于纸面上,导致我在训练中只顾着确定‘敌’工事坐标,却忽视了自身隐蔽。”复盘总结时,这名侦察参谋有感而发,“现在有了‘蓝军班组’,倒逼官兵将每场训练都当做实战认真对待。”

这名侦察参谋口中的“蓝军班组”,是由该旅某营中士、班长陈兴林带领的一个战斗班组。虽然编制仍在连队,可每当营里组织战术训练,他们都会化身对手,想尽办法“出难题”“添麻烦”。

“基础训练不是竞技比赛,成效好坏要用实战来检验。”该营营长介绍,为让官兵在贴近实战的训练中提升技战术水平,他们研究后决定在营里组建“蓝军班组”,将红蓝对抗从大项训练任务拓展到军事地形学、战场救护等日常课目和基础训练中,让官兵走上训练场就如同走上战场。

次日上午,记者在某连战术训练场上见到了这个“蓝军班组”。只见他们率先占据有利地形,开始对正在进行班战术训练的战友展开“射击”。在他们的射击距离内,虽然官兵不时采取跃进、卧倒等动作进行规避,可仍有个别同志身上的单兵对抗模拟装备发出红光,提示已被“击中”……

“以往班战术训练,敌情在班长的‘脑子’里,班长让卧倒就卧倒,让跃进就跃进,让呈什么队形就变换什么队形,更多像是空对空。如今‘敌人’就在眼前,‘敌情’就在身边,每个人都直面‘子弹’和‘炮火’,必须清楚什么时机该做什么战术动作。”走下训练场,上等兵王乐掸去一身泥土,气喘吁吁地说,“我们对‘蓝军班组’爱‘恨’交加,爱的是他们能够切实提升我们的打赢能力,‘恨’的是他们在对抗中真敢下‘狠手’和‘死手’。”

“这正是组建‘蓝军班组’的目的所在。”该营营长告诉记者,过去他们组织基础训练,更多侧重于“基础”,而忽视了军事训练的对抗属性,以致一些官兵训练成绩虽很亮眼,但走上训练场仍不免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午休时分,记者随“蓝军班组”归营。在他们的宿舍中,悬挂着一幅标语:从严从难,胜我过关。谈及标语的由来,陈兴林道出一段往事。

去年“蓝军班组”组建之初,因碍于战友情面,他们常常“点到为止”,导致对抗训练效果大打折扣。

在随后进行的一次进攻战斗训练中,几名新兵因过分紧张导致战术动作变形走样,未放一枪一弹便“阵亡”。至此,陈兴林明白了一个道理:“训练场上发狠,是为了帮助战友在战场上存活、取胜。”从那以后,他们便化身为“饿狼猛虎”,开始在训练场上无情地“撕咬”战友。

一年时间匆匆而过,在他们的摔打砥砺下,战友们的实战意识和打仗本领日益提高。在一次综合训练中,该营以压倒性优势夺得了实兵对抗胜利,战损率也创下历年新低。

“如今我们评定基础训练成绩,不再单纯以优良率论英雄,而是更多以能否经得起‘蓝军班组’的对抗检验作为衡量标准。”该营营长欣喜地对记者说,“对抗训练的过程,就是给战斗力‘做CT’的过程,对抗次数越多、对抗难度越大,发现的问题就越多,训练就越有成效。”

正说着,阵阵呐喊声传来。循声望去,又一场工事构筑课目训练在“蓝军班组”的袭扰下拉开战幕。

微议录

基础训练须摒弃“靶场思维”

■茹加伟

论射击本领,专业射击选手似乎要远胜于基层“枪王”。可部队组织射击训练,为何不采取运动员那样的训练模式方法?答案不言而喻:前者是为了“打靶”,体现的是“靶场思维”,而后者则是为了“打仗”,彰显的是“战场思维”。

然而,在个别单位的基础训练中,仍有“靶场思维”的影子:战术训练单纯比拼匍匐速度,射击训练简单比拼命中精度,手榴弹投掷训练片面比拼距离远近……殊不知真实战场要远比这复杂严酷得多,孤立地讲求“米秒环”并不能适应未来打仗需要。

当然,对于大部分新兵而言,采用运动员训练模式打牢基础情有可原,但当新兵变为老兵,便应学会将训练的视野从“操场”转向“战场”。要知道在真实战场上,敌人不会等我们调整好呼吸、据好枪后才开始射击,子弹命中眉心与命中胸口也基本没啥差别。

因此,带兵人必须摒弃“靶场思维”,认清基础训练绝非“体育竞技”,时刻牢记战争的对抗属性。只有把每场训练都当成实战,让官兵在实打实的对抗中提升打仗本领,才能打牢部队随时能够与敌交锋的基础,才能做到打仗有能力、打赢有底气。

(来源:解放军报)

相关新闻
三次来队探亲,感受军营新变化

再次走进丈夫所在单位营区,第77集团军某旅连长周金龙的妻子王娅蔚,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短短两年时间,这里就大变样了!” “部队刚移防到这里时,我来探过一次亲。”王娅蔚告诉记者,6年前第一次走进营区时,看到都是低矮的三层楼,楼边的排水渠里满是淤泥。作为来队探亲家属,她被安排在一间由班排宿舍改造成的临时公寓,“除了一张床,屋里空荡荡的。上卫...

第77集团军某炮兵旅实弹射击演练:大漠深处响惊雷

精准打击“敌”目标。 战炮列阵,硝烟弥漫。一枚枚火箭弹呼啸出膛,对目标进行“点穴”式打击……近日,第77集团军某炮兵旅远火分队在大漠深处进行实弹射击演练,锤炼远程夺控、精打快撤、多点打击等作战能力。 演练开始,战车编队向预定地域疾驰。到达预定地域后,指挥员迅速组织...

评价档案跟踪成长,第77集团军某旅探索军士量化考评机制

新军士“下河”记 ■雷兆强 晏竟冥 望着眼前湍急的河流,中士宋飞皱起了眉头。 当时,第77集团军某旅正在野外驻训,一个营突然出现通信故障,需要抢修。不一会儿,某连班长宋飞带领下士任海翔受命赶了过来。 一番检查,宋飞发现故障是通信光缆断裂引起的。糟糕的是,那节断裂的光...

第77集团军某旅:远程排爆 精准破障

精准定位、翻越障碍、快速排爆……初夏时节,第77集团军某旅开展排爆演练,官兵利用排爆机器人,快速精准清除目标地域发现的多个未爆物,顺利完成开辟通路任务。 “已确定未爆物位置,请派出排爆机器人前出排爆。”接到命令,操作手通过手持终端操控排爆机器人向目标地域开进。 笔者在手持终端屏幕上看到,排爆机器人携带模拟炸药,翻过山坡、穿越丛林后,对多个未爆...

第77集团军某旅:军地携手提升高原驻训保障水平

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春寒料峭,但体系保障带来的新变化,却让在高原驻训的第77集团军某旅官兵倍感温暖:活动板房内,各种电器配备齐全,氧气接到床头;餐桌菜品丰富,科学搭配让官兵吃出战斗力……该旅领导介绍,后勤保障坚强有力,让官兵心无旁骛投入练兵备战,部队全域作战能力有了新的提升。 深学强化使命担当,实干共谋强军伟业。“习主席在全国两会上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