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凯华,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三级军士长,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
“猎鹰”眼神
■完备
停机坪上灯光相继亮起,机翼下忙碌的身影让机场早早苏醒。在熹微的晨光与冷风中,机械技师姬凯华与战友们开始了崭新的一天。
外场跑道上,各型车辆交织穿梭,奏响了一曲交响乐。驱鸟车不时播放着刺耳的声波;道面清扫车一字排开,做着最后的打扫和检查工作;机棚前,一辆辆庞大的加油车有序地为战机进行油料补给。
走到机棚前,姬凯华放下工作包,召集机组成员开会。一天的飞行保障任务布置好后,大家一起解下了飞机蒙布,整齐叠好。机械员将检查维护战机所需的工具,按照清单层层码好后,向姬凯华报告。
这些工具均标有编号,当天离场时要清点、归位,第二天进场仍要认认真真过一遍,少一件都不行。每次用完工具,姬凯华总会习惯性地用抹布仔细擦拭,再放进工具箱里。
每一名新来的机务兵,都听姬凯华说过这样一句话:“机棚就是阵地,工具是我们的战斗装具,清点工具是一项极其严谨的制度,丝毫马虎不得。”
在紧张忙碌中,天渐渐亮了。阳光穿过薄薄的雾气,洒在露珠闪烁的草叶上。战机检查完毕,机组列队,等待飞行员接收飞机。
姬凯华陪同飞行员检查时,悉心叮嘱道:“战机滑出的时候,多点刹几次刹车,做一下刹车系统的除潮工作。”
飞行员关闭座舱盖,微笑着向姬凯华做了个手势,示意准备滑出。
伴着一架架战机呼啸升空,机场瞬间安静下来。远方,最后一架战机消失在云层里,姬凯华快步返回机棚。他低着头转了两圈,确认战机滑出后地面没有异样,严肃的神情才舒缓下来。
吃完早饭,机组成员回到机棚,在技能和经验的探讨中,迎候战机归来。空中隐约传来隆隆声,姬凯华抬头看看表,神情更加专注起来。轰鸣声由远及近,战机平稳着陆,打开阻力伞,稳稳地滑进机棚。
刚刚更换的零件,工作性能和参数是否稳定?空中飞行状态怎么样?飞行员的感受如何?姬凯华将探寻的目光投向座舱,当看到飞行员微笑着向他伸出大拇指的那一刻,他知道,飞机状态良好!
飞行顺利结束,接下来,又是一轮漫长而细致的检查。战友们说,姬凯华眼神锐利,堪比猎鹰,他能从细微之处看出机组的工作状态,甚至一个机械员工作时的情绪。
一次在检查前起落架舱时,一处非常不显眼的油点被大家忽略了。等到姬凯华检查时,这滴小小的油点在手电筒的照射下显露出来。姬凯华蹲在起落架附近,不停地变换角度观察,却始终没有发现渗漏点。最后,借助反光镜,他发现被蓄电池挡住的一个单向活门接头处渗油。操作空间狭小逼仄,姬凯华仰头站立,举起双臂吃力地更换着备件。待故障排除后,夜幕已经降临。
机组成员拖着疲惫的身躯,为战机盖上蒙布,等待着退场大巴车的到来。此刻的姬凯华,又习惯性地围着战机转了一圈,把盖蒙布的绳子往紧扯了扯。
“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工作无差错,我的战机请放心。”战机背后的防吹屏上,一行红色大字在白炽灯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摄影:张钊)
心声
对于机务兵来说,结束一天的忙碌,为战机披上蒙布的那个瞬间,就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刻。在退场大巴车上,每个人脸上都露出轻松的笑容。这一天,战机起起落落,飞行员平安归来,我们兑现了“我的战机请放心”的庄重承诺。机务阵地上有这样一句话,“不以辛苦博同情,要以技术赢尊重”,我正是在这句话的激励下,朝着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机械师不断迈出步伐。
(姬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