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破土,该如何闯关
在该旅众多直招军士中,中士侯伯乐无疑是幸运的。读大学期间,他考取了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来到卫生连后,侯伯乐便担负起坐诊的工作。
一次,一名战士在演训中突发急性阑尾炎。在随行军医的指导下,侯伯乐顺利地完成了手术,随后获得旅队嘉奖。自那以后,前来就诊的官兵更加信任侯伯乐的医术,他也很快在卫生连站稳了脚跟。
“只要让直招军士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做到扬长避短,他们就能获得战友认可、赢得官兵尊重。”该旅领导说,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按照“专业对口、人尽其才”的原则,对直招军士定岗定编情况进行复核,确保每个人都能走上适合的岗位。
大学期间,中士藏庆达学的是雷达专业,随后作为雷达技师被选拔为直招军士。然而,他所在连队尚未配发新装备,在定岗时,藏庆达被任命为导弹射手。因为无法发挥自身专业特长,藏庆达在连队始终找不到存在感。
在岗位复核时,藏庆达的情况引起该旅党委的关注。经过研究决定,以跟训见学的方式,协调藏庆达去友邻单位代职锻炼,待新装备配发后再返回连队。
来到友邻单位,藏庆达如鱼得水,很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雷达专业骨干。消息传回连队,同班战友纷纷打电话向他表示祝贺:“听说你在那边给连队争了光,我们都为你骄傲。加油干,等你回来挑大梁!”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谈及藏庆达的经历,该旅领导说,“旱田种玉米,水田种稻谷,只有把合适的种子播进合适的土壤,才能茁壮成长。”
“所谓扬长避短,不是无视直招军士的短处,而是要给足他们补齐短板的时间。”该旅领导说,“对于直招军士在军事训练、管理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不足,带兵人要想方设法帮带。”
最近,直招军士胡级海被分配至该旅。不过,他没有直接到连队报到,而是打起背包住进了教导队。
和胡级海一同来到教导队的,还有另外几名直招军士。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他们将继续以学兵身份,进一步适应基层部队工作生活,并完成军士基础岗位技能培训。
从穿衣戴帽到一日生活制度,从军史学习到思想政治教育,从据枪射击到班排战术训练,从怎样组织班务会到如何组训示教……胡级海每天的课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堂课也都由旅里响当当的军士骨干任教。
经过一段时间的集训,在阶段性考核中,胡级海交出了9项课目及格、2项课目良好和1项课目优秀的成绩。对此,他的集训班长、二级上士丁元评价说:“相信在集训结束后,他一定会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士。”
“如果把直招军士比作计算机硬件,那么这段集训期就好比安装驱动程序的过程,若是选择跳过,硬件就很难发挥应有作用,甚至会直接出现故障。”该旅领导告诉记者,自他们探索实施直招军士复训工作以来,已有两批直招军士从教导队毕业,“相比以往‘即来即用’的模式,他们适应岗位的能力明显提高。”
下士冯小平是直招军士复训的首批“毕业生”之一,来连队报到后,他并没有急于换上下士军衔肩章,而是继续佩戴在集训队的学员军衔肩章。
“每个人都需要在积淀中成长,操之过急只会适得其反。”这是冯小平的集训班长、该旅首批直招军士杨文燕对他的教诲。经过3年多的积淀,杨文燕如今已成长为全旅军士骨干,并多次获得上级表彰。
受杨文燕的影响,冯小平也开始在连队“蹲苗”:每次训练,他将所学课目坚持多练几遍,逼自己再快几秒;遇到公差勤务,无论是否轮到自己,他都会主动申请参加;即便是打扫卫生,冯小平也要抢最脏最累的活干……
在随后的一次军事理论竞赛中,作为连队学历最高的军士,冯小平被推荐参赛。为了取得好成绩,备赛期间冯小平每天都学习到深夜。最终,冯小平在竞赛中,取得全旅第二名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