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军营观察丨一本勤务保障队“青春相册”(4)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解放军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在青春年华里奋斗,担起属于我的使命”

走上勤务保障队“迎新兵故事分享会”的讲台,看着台下朝气蓬勃的新战友,中士杨宗华想起了自己的新兵往事。对他而言,那是一段在迷茫中沉淀自己、在变化中认识自己、在挑战中突破自己的军旅记忆。

2018年,刚入伍的杨宗华被分到勤务保障队。初来乍到,他总是比同年兵“慢半拍”,业务能力一直没有太大长进。渐渐地,杨宗华内心有些失落。

见此情景,班长语重心长地对杨宗华说:“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走得慢不要紧,只要敢于迈开步子,一直向前走,就没有抵达不了的目标。”

在班长鼓励下,杨宗华主动请缨去外单位学习相关业务。杨宗华格外珍惜这次培训机会,白天他跟着老师傅请教操作技巧、苦练操作本领,晚上又加班加点地学习专业理论、扫除知识盲点。日复一日地刻苦学习,杨宗华的专业水平明显提高,老师傅也对这位徒弟称赞有加。

学成归来,杨宗华的进步让战友们刮目相看。入伍第三年,杨宗华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顺利通过考核,成为勤务保障队成立后第一位获得装备监测中级证书的士兵。

“为舰船‘把脉问诊’,我们保障的不仅是舰船航行安全,更是战斗力的提升。”在杨宗华看来,虽然做的是保障工作,但他们的战位很神圣:“勤务保障队就像一座时钟,要想让时钟齿轮正常运转,每个零件都必须严丝合缝。”

在炊事员的岗位上,中士田雨一干就是8年。在他看来:“既然来当兵,三尺灶台也是战场。”

这名体型健硕、踏实肯干的山东小伙,入伍之初就给自己写下了朴实无华的座右铭:“做好自己能做的。”为了提高炊事水平,田雨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潜心钻研菜谱。每次饭后,他都会主动与战友交流,哪道菜做得好,哪道菜还欠火候。

时间不会辜负每一滴汗水。田雨如今厨艺精湛,从只会简单地炒菜、焖饭、蒸馒头,到现在已经可以独自掌勺做出一桌佳肴。

有一年,田雨被选派外出学习厨艺。学成归来,他为战友创新改善食谱,想方设法满足战友的口味需要。他说:“做好自己能做的,勤务保障队才会更好。”

即使不在舞台中央,也要努力闪光。这些身居幕后、守望深蓝的军人,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官兵的使命担当。这些年,勤务保障队官兵在成长中交出一份合格的青春答卷。

“在青春年华里奋斗,担起属于我的使命。”大家坚信,每一次努力都不会被辜负,每一份付出都会有收获。所有的坚守,终将闪耀。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相关新闻
军营观察丨写在大海深处的绿色答卷

生态环境保护是人类永续发展的重要话题。一直以来,人民海军官兵赓续爱岛爱海洋的优良传统,在全面加强练兵备战的同时,致力于海洋、岛礁生态环境保护。 海军勤务学院科研团队研发的“零碳营房”项目和新型海水淡化装置,改善了官兵的生活环境,不仅为环境保护提供智力支撑,还为实...

军营观察丨支部建在连上,更要强在连上

1927年,毛主席领导的“三湾改编”,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对人民军队产生了深远影响。 进入新时代,习主席对基层党组织建设高度重视,一以贯之强调“扭住党的组织抓基层”,对基层党组织的地位作用、职责功能、发力重点、队伍建设等方面作...

军营观察丨一名指导员的教育课创新尝试

一名指导员的教育课创新尝试 ■曹达功 谌睿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马振 王钰凯 深夜,第76集团军某旅七连连长检查完第三哨,发现易指导员房间的门缝还透着光亮。他敲了敲门,走了进去。 每次上教育课前一晚,易指导员的房间都会有些乱。墙上挂着一块白板,上面画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

军营观察丨一朵“浪花”的逐梦之旅

海军第44批护航编队正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张元虎 摄   2023年10月10日,海军淄博舰机电部门柴油机兵张科奇正在机舱检查装备。叶宇骏 摄 深夜,亚丁湾某海域,中国海军第44批护航编队指挥舰淄博舰正在执行护航任务。 向下,再向下。沿着舷梯爬进柴油机舱,机电部门柴油机兵...

军营观察丨一支舰艇部队的“数据远航”

北部战区海军某支队组织舰艇编队奔赴某海域开展实战化训练。王泽洲 摄 一仗一更新,时时保鲜作战数据 每当舰艇演训归来,便是北部战区海军某支队数据分析技师们最繁忙的时刻。 作为数据分析技师,他们的主要工作便是采集支队各舰每一次出海训练带回来的各类数据,并及时对这些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