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道理讲到官兵心坎里
■赵永胜
习主席深刻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在一个“真”字,要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
只有把道理讲到官兵心坎里,才能直抵人心、引发共鸣,真正达到启发引导、培养塑造的目的。
如何做出符合新时代官兵口味的“佳肴”,无疑考验着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厨艺”。
精选“食材”。无米难为炊,挑选食材是做好饭菜的前提和基础,教育也是如此。新鲜的瓜果最美味,生动的事例最精彩。真实既是力量所在,也是动人之处。要积极挖掘与时代同行、彰显强军主旋律的事例,紧紧围绕使命课题、教育主题和官兵活思想,善于运用感动人心的革命故事、鼓舞人心的强军故事、温暖人心的身边故事来讲活道理、辨明真理,使教育有温度、有实感。
“做”出特色。官兵来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口味喜好各不相同,众口难调在所难免。要想让官兵吃得健康、可口、满意,就要学会因人而异、做出特色,尽可能区分口味、小锅精煮。同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切实把准官兵思想脉搏,找准教育授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时因地因人施教,做好一人一事的工作,实现教育内容与岗位需求相匹配、与认知层次相一致,让教育供给侧精准对接需求侧。
创新“花样”。食材经过煎、炒、烤、煎、炖等不同烹饪方式,就能变换出不同的口味和风格,从而更好地满足众人胃口。思想政治教育也一样。当前,形势任务在变,工作要求在变,官兵特点也在变,教育必须跟着变。每名教育者都要学会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主动探索“科技+”“网络+”等教育手段,创新开展强军故事会、文艺情景课、读书观影课等官兵喜闻乐见的方式,走开群众性自我教育新路,确保教育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像厨师那样把“荤素”搭配好、“营养”均衡好、“火候”掌握好,切实把教育炉火烧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