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军营观察丨一朵“浪花”的逐梦之旅(4)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解放军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锻造能打胜仗的高素质军士队伍

■孙飞

在人民海军转型发展的滚滚大潮中,中专毕业的军士张科奇只是一朵普通的浪花。他能成功晋升中士军衔,既是自身努力的结果,也离不开组织关怀,离不开部队为高素质军士人才竞相涌现打造的平台。重学历更重能力,是培养使用好军士人才的正确方式。

科技强军,根本在于建强人才队伍。放眼座座军营,许多关键武器装备由军士执掌,军士正逐步成为作战岗位的主体力量。今天,吸引、培养更多高素质军士人才显得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中央军委印发《军士暂行条例》《军士职业发展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文件。海军党委据此制订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海军军士队伍建设的各类意见措施,大力创新军士选拔培养和稳定保留机制。我们欣喜地看到,海军征接大学生新兵数量再创新高,一批批高学历士兵加入蓝色方阵,兵员结构不断优化。

高学历、高技术人才促进了海军加速向信息化转型。但是,如果这些高学历士兵的学历优势没有转化为打仗能力,就无法适应高技术新型武器装备操作要求,满足不了未来高技术信息化战争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学历要求只是表象,实质是装备信息化强烈呼唤人才信息化。

不能忽视的是,部队还有一批学历起点不高的普通军士,他们也正加速适应海军转型发展的步伐。他们通过自学考试,努力考取大专、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成长为各领域新型装备的兵专家、兵工匠。他们是一支充满战斗力的队伍,是部队战斗力建设不可缺少的力量。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先进科技、先进装备为一支部队带来全新机遇的同时,也提出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我们迫切需要更多高素质军士人才驾驭新装备,为制胜未来海空战场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解放军报)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相关新闻
军营观察丨一支舰艇部队的“数据远航”

北部战区海军某支队组织舰艇编队奔赴某海域开展实战化训练。王泽洲 摄 一仗一更新,时时保鲜作战数据 每当舰艇演训归来,便是北部战区海军某支队数据分析技师们最繁忙的时刻。 作为数据分析技师,他们的主要工作便是采集支队各舰每一次出海训练带回来的各类数据,并及时对这些数据...

军营观察丨一群基层官兵的“科研马拉松”

坚持奔跑,冲出峡谷 ■黄薇薇 中国军网记者 赵松岩 阳光穿过窗子,越过层叠的展板,在礼堂洒下错落有致的剪影。 前来参观的官兵逐渐退场,北京卫戍区某部创新成果展画上了句号。熙熙攘攘的礼堂变得安静起来,工程师刘和渊盯着一块展板出神。 看着展板上的图片和文字,这位基层专...

军营观察丨追踪“斜杠士兵”计划的来龙去脉

步兵连有了“士兵程序员” ■解放军报记者 张磊峰 特约记者 李佳豪 又一批高学历新兵来了,第77集团军某旅营区迎来了许多新面孔。 “无论学士、硕士还是博士,你们首先是一名战士。”在下连定岗前的教育课上,该旅某营营长并没有提及这句“老话”,而是改口道:“你们是一名战士...

军营观察丨新组建连队"破冰"三步走 团结凝聚出更多战斗力

心贴得更近了,手拉得更紧了 ■纵 恒 任职指导员一年多,新疆军区某团上尉庞双双的工作笔记记了满满一本。笔记里,既有领导和前辈传授的带兵经验,也有自己每日的工作心得。 “如何把连队带好、提升连队战斗力?”庞双双把这句话写在笔记本扉页上,时时提醒自己。 任职之初,虽然...

军营观察丨比武之变立起训练风向标 助推夯实胜战根基

400米障碍比武,报务兵夺得季军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马 振 王钰凯 通讯员 陈 浩 “400米障碍,第三名,罗佳宾。”第76集团军某旅礼堂内,副参谋长正在宣读“先锋杯”群众性岗位练兵比武竞赛各课目前三名名单。 听到自己的名字,报务兵罗佳宾很激动。入伍近4年,他还没有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