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确实很重要,但能力才是关键因素
反复思虑后,张科奇用舰上的亲情电话联系了母亲,告诉她自己有可能会退伍。
那天,母亲正在四川老家装修刚买的新房。接到电话后,她有些吃惊,随后说:“先干好工作,如果有希望就再争取!”正在深圳一个建筑工地开吊车的父亲,也表达了同样的态度。
父母的话虽不多,但张科奇很清楚,家人的期望多么殷切。这些年,他一直是父母的骄傲。能当海军、入党,还能随战舰驰骋大洋,出国执行护航任务,是他和父母以前不敢想象的经历。乡亲们都夸赞他是个“有出息的娃”。
现实的落差,让张科奇辗转反侧。在舱内检修保养时,他把机器擦了一遍又一遍,似乎明天就要告别这些老伙计。
“你安心工作,组织上会尽最大努力为你争取。”机电部门党支部书记几次找张科奇谈心。其实,早在此前推荐张科奇为预备党员时,部门就已经考虑到,要支持他继续留在部队。
选晋方案酝酿那几天,书记与副书记、机电长多次商量,经征求支部委员们意见后,以机电部门党支部名义专门向淄博舰党委上报请示,建议将张科奇作为骨干苗子进行保留。舰党委研究后,又向支队党委上报请示,请机关统筹协调名额进行调配。
万里之外,该支队机关人力资源科,汇总各单位上报的选晋方案和建议后,发现张科奇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
“上级机关要求重点保留大学生士兵和直招军士,并不是说只看学历。学历确实很重要,但能力才是关键因素。”护航编队指挥员介绍说,支队要求各单位在军士选晋时既要重视学历,更要重视能力,并在全支队范围内统一调配名额,支持各单位保留业务骨干。
淄博舰上,部门领导、分队长、班长、战友纷纷来找张科奇谈心,为他鼓劲加油。面对组织和战友们的关怀,张科奇心里的疙瘩渐渐解开。他认真准备留队考试,政治理论、专业知识等笔试以及专业实操项目考核成绩都不错。
“就像当年上学时等待考试成绩一样,既满怀期待又忐忑不安。”等待结果的日子里,张科奇值更执勤标准更高了。
9月初,机关正式通知正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淄博舰军士选晋结果,张科奇成功选晋为中士。
得知消息后,张科奇非常激动:“梦想成真!我应该庆幸,业务能力成了我能留下的关键因素。”
在部队,学习成了一件争先恐后的事
20年前,孙永敬高中毕业后,入伍来到海军。当时,他发现班里大部分战友是初中学历。
5年前,张科奇中专毕业当兵。当时,相关政策规定“入伍应有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
“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如今是适龄青年参军入伍的最低门槛。不仅仅是入伍标准,这些年,军士选晋的标准也水涨船高:从至少“高中毕业”,到最低为“大专在读”,再到要求“大专毕业”。
“信息化装备呼唤信息化人才,这是部队转型发展的必然。”随编队护航的海军参谋部一名副局长介绍说,这些年,海军舰艇密集入列,大量新型武器装备列装,这对军士队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正是在这种压力下,孙永敬报考了一所军校的函授大专。经过5年多刻苦学习,他取得了大专文凭。2018年,他又报考了郑州大学本科远程教育,去年刚拿到本科文凭。这些年,这位老班长“一直在追着时代奔跑”。
“在部队,学习成了一件争先恐后的事。”孙永敬清楚记得,那年和他一起报名自考本科的就有20名战友。目前,淄博舰的军士大都是大专、本科学历,中专、高中学历只占2成。
随队护航的这名副局长介绍说:“这些年,海军加大力度吸引招收高学历新兵,不断优化兵员结构。学历高不一定业务强,但一定程度上说明他们理论基础好、学习能力强。”
淄博舰下士陈泽熙入伍前就读于江苏海洋大学。到部队后不到3个月,他就能独立担负战备值更。去年,还是义务兵的他,勇夺支队通信对抗专业比武第一名。
“的确,我们学历高、起点高。但是,如果打仗本领不行,怎么都不行。”陈泽熙坦言,“打赢才是军人唯一的标准”。
燃机班班长蓝中亚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对机械识图、发动机剖面图、零部件构造等内容,他钻研一段时间就能融会贯通。机电长记得,那年他带领蓝中亚等战友进厂接舰。理论培训的老师授课后,蓝中亚很快就明白了,而不少人下课后还要“二次消化”。
张科奇和蓝中亚都是淄博舰首批舰员,只差1年兵龄。蓝中亚入伍5年就当上了班长,而起点不高的张科奇只能加速追赶。
接舰时,张科奇抓住机会向技术人员请教,白天跟着工人边干活边学装备,休息时则对照教材图纸琢磨原理。对他来说,最难的是柴油机原理图和各系统管路图。他常和战友一道钻到机舱底部,对照图纸一根一根梳理盘根错节的管路。后来,他掌握了所有电线、管路的连接方式和控制逻辑。
一次值班时,张科奇突然听到柴油机内部有异响。他当即判断,可能是装备内部发生机械故障。他一边请示报告,一边果断按照流程操作,成功完成一起应急故障处置。
这次护航期间,张科奇值更时敏锐地发现一个问题。他仔细检查验证,逐一排除多种原因,最终发现故障源头并及时处置。
面对学历短板,张科奇说:“海军转型需要更多高学历、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我有幸留下,必定加速追赶,不断提高能力。”(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