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军营观察丨一朵“浪花”的逐梦之旅(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解放军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学历确实很重要,但能力才是关键因素

反复思虑后,张科奇用舰上的亲情电话联系了母亲,告诉她自己有可能会退伍。

那天,母亲正在四川老家装修刚买的新房。接到电话后,她有些吃惊,随后说:“先干好工作,如果有希望就再争取!”正在深圳一个建筑工地开吊车的父亲,也表达了同样的态度。

父母的话虽不多,但张科奇很清楚,家人的期望多么殷切。这些年,他一直是父母的骄傲。能当海军、入党,还能随战舰驰骋大洋,出国执行护航任务,是他和父母以前不敢想象的经历。乡亲们都夸赞他是个“有出息的娃”。

现实的落差,让张科奇辗转反侧。在舱内检修保养时,他把机器擦了一遍又一遍,似乎明天就要告别这些老伙计。

“你安心工作,组织上会尽最大努力为你争取。”机电部门党支部书记几次找张科奇谈心。其实,早在此前推荐张科奇为预备党员时,部门就已经考虑到,要支持他继续留在部队。

选晋方案酝酿那几天,书记与副书记、机电长多次商量,经征求支部委员们意见后,以机电部门党支部名义专门向淄博舰党委上报请示,建议将张科奇作为骨干苗子进行保留。舰党委研究后,又向支队党委上报请示,请机关统筹协调名额进行调配。

万里之外,该支队机关人力资源科,汇总各单位上报的选晋方案和建议后,发现张科奇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

“上级机关要求重点保留大学生士兵和直招军士,并不是说只看学历。学历确实很重要,但能力才是关键因素。”护航编队指挥员介绍说,支队要求各单位在军士选晋时既要重视学历,更要重视能力,并在全支队范围内统一调配名额,支持各单位保留业务骨干。

淄博舰上,部门领导、分队长、班长、战友纷纷来找张科奇谈心,为他鼓劲加油。面对组织和战友们的关怀,张科奇心里的疙瘩渐渐解开。他认真准备留队考试,政治理论、专业知识等笔试以及专业实操项目考核成绩都不错。

“就像当年上学时等待考试成绩一样,既满怀期待又忐忑不安。”等待结果的日子里,张科奇值更执勤标准更高了。

9月初,机关正式通知正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淄博舰军士选晋结果,张科奇成功选晋为中士。

得知消息后,张科奇非常激动:“梦想成真!我应该庆幸,业务能力成了我能留下的关键因素。”

在部队,学习成了一件争先恐后的事

20年前,孙永敬高中毕业后,入伍来到海军。当时,他发现班里大部分战友是初中学历。

5年前,张科奇中专毕业当兵。当时,相关政策规定“入伍应有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

“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如今是适龄青年参军入伍的最低门槛。不仅仅是入伍标准,这些年,军士选晋的标准也水涨船高:从至少“高中毕业”,到最低为“大专在读”,再到要求“大专毕业”。

“信息化装备呼唤信息化人才,这是部队转型发展的必然。”随编队护航的海军参谋部一名副局长介绍说,这些年,海军舰艇密集入列,大量新型武器装备列装,这对军士队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正是在这种压力下,孙永敬报考了一所军校的函授大专。经过5年多刻苦学习,他取得了大专文凭。2018年,他又报考了郑州大学本科远程教育,去年刚拿到本科文凭。这些年,这位老班长“一直在追着时代奔跑”。

“在部队,学习成了一件争先恐后的事。”孙永敬清楚记得,那年和他一起报名自考本科的就有20名战友。目前,淄博舰的军士大都是大专、本科学历,中专、高中学历只占2成。

随队护航的这名副局长介绍说:“这些年,海军加大力度吸引招收高学历新兵,不断优化兵员结构。学历高不一定业务强,但一定程度上说明他们理论基础好、学习能力强。”

淄博舰下士陈泽熙入伍前就读于江苏海洋大学。到部队后不到3个月,他就能独立担负战备值更。去年,还是义务兵的他,勇夺支队通信对抗专业比武第一名。

“的确,我们学历高、起点高。但是,如果打仗本领不行,怎么都不行。”陈泽熙坦言,“打赢才是军人唯一的标准”。

燃机班班长蓝中亚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对机械识图、发动机剖面图、零部件构造等内容,他钻研一段时间就能融会贯通。机电长记得,那年他带领蓝中亚等战友进厂接舰。理论培训的老师授课后,蓝中亚很快就明白了,而不少人下课后还要“二次消化”。

张科奇和蓝中亚都是淄博舰首批舰员,只差1年兵龄。蓝中亚入伍5年就当上了班长,而起点不高的张科奇只能加速追赶。

接舰时,张科奇抓住机会向技术人员请教,白天跟着工人边干活边学装备,休息时则对照教材图纸琢磨原理。对他来说,最难的是柴油机原理图和各系统管路图。他常和战友一道钻到机舱底部,对照图纸一根一根梳理盘根错节的管路。后来,他掌握了所有电线、管路的连接方式和控制逻辑。

一次值班时,张科奇突然听到柴油机内部有异响。他当即判断,可能是装备内部发生机械故障。他一边请示报告,一边果断按照流程操作,成功完成一起应急故障处置。

这次护航期间,张科奇值更时敏锐地发现一个问题。他仔细检查验证,逐一排除多种原因,最终发现故障源头并及时处置。

面对学历短板,张科奇说:“海军转型需要更多高学历、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我有幸留下,必定加速追赶,不断提高能力。”(孙飞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相关新闻
军营观察丨一支舰艇部队的“数据远航”

北部战区海军某支队组织舰艇编队奔赴某海域开展实战化训练。王泽洲 摄 一仗一更新,时时保鲜作战数据 每当舰艇演训归来,便是北部战区海军某支队数据分析技师们最繁忙的时刻。 作为数据分析技师,他们的主要工作便是采集支队各舰每一次出海训练带回来的各类数据,并及时对这些数据...

军营观察丨一群基层官兵的“科研马拉松”

坚持奔跑,冲出峡谷 ■黄薇薇 中国军网记者 赵松岩 阳光穿过窗子,越过层叠的展板,在礼堂洒下错落有致的剪影。 前来参观的官兵逐渐退场,北京卫戍区某部创新成果展画上了句号。熙熙攘攘的礼堂变得安静起来,工程师刘和渊盯着一块展板出神。 看着展板上的图片和文字,这位基层专...

军营观察丨追踪“斜杠士兵”计划的来龙去脉

步兵连有了“士兵程序员” ■解放军报记者 张磊峰 特约记者 李佳豪 又一批高学历新兵来了,第77集团军某旅营区迎来了许多新面孔。 “无论学士、硕士还是博士,你们首先是一名战士。”在下连定岗前的教育课上,该旅某营营长并没有提及这句“老话”,而是改口道:“你们是一名战士...

军营观察丨新组建连队"破冰"三步走 团结凝聚出更多战斗力

心贴得更近了,手拉得更紧了 ■纵 恒 任职指导员一年多,新疆军区某团上尉庞双双的工作笔记记了满满一本。笔记里,既有领导和前辈传授的带兵经验,也有自己每日的工作心得。 “如何把连队带好、提升连队战斗力?”庞双双把这句话写在笔记本扉页上,时时提醒自己。 任职之初,虽然...

军营观察丨比武之变立起训练风向标 助推夯实胜战根基

400米障碍比武,报务兵夺得季军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马 振 王钰凯 通讯员 陈 浩 “400米障碍,第三名,罗佳宾。”第76集团军某旅礼堂内,副参谋长正在宣读“先锋杯”群众性岗位练兵比武竞赛各课目前三名名单。 听到自己的名字,报务兵罗佳宾很激动。入伍近4年,他还没有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