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不舍说再见,老兵军旅随贵阳舰最后一次远航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解放军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马如标近照。张喆 摄

傍晚时分,海军某驱逐舰支队贵阳舰彷如一柄出鞘的利刃,行驶在平静的海面上。

前甲板上,一个身影在夕阳中定格,两鬓染上了霞光。

此人是该支队一级军士长马如标,根据年度训练安排,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远海航行。今年底,他就要脱下军装,退休还乡。

这几日晚饭后,马如标总要来到甲板上,静静地看着陪伴了自己30年的大海。那些曾经在漫长航行中看腻了的风景,如今顿时变得珍贵起来。

“马技师,请您过来看一下!”一个年轻的声音突然打破了这份宁静,报房的战士小杜匆匆跑了过来。

原来,一个线路盒突然出现故障,大家排查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具体故障点。

马如标来到报房,仔细检查了一番,心中便有了底。但他没有直接动手处置,而是引导小杜查出故障,随后又指导她把故障排除掉。

“遇事不要慌,一步步来。”在这次航行中,马如标对战友们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过去,遇到疑难问题,永远冲在最前面的“老马”,现在开始有意识地“向后退”了——他亲自上阵的次数越来越少,指导工作思路和传授经验的话却是越说越多。

说起这样做的原因,久经风浪考验的老兵竟红了眼眶。他努力平复着情绪,道出了心里话:“怕自己退休了,大家遇到难题解决不了,更舍不得这些打了那么多年交道的装备。”

对马如标来说,装备是他最亲密的战友。按他自己的比喻:年轻时,这些装备是他的“老师”;经验积累起来后,他就成了装备们的“老大哥”——要时刻小心呵护,可不能磕着碰着。

“散热器需要维修保养了。”一天训练前,马如标照常到报房检查装备。在一个正在工作的机柜前,他停住了脚步。

“装备没有发出故障报警,为什么要维修?”值更的年轻战士对他的话半信半疑,然而一番检查后发现,散热器风扇线路确实有了松动。

“我对它们就像对自己的身体一样熟悉。”马如标的自信,来自30年的工作积累。

入伍后,马如标先后在3艘舰艇上服役过,经历了舰艇通信系统的迭代更新。每一次换装改装,他都是最兴奋、最积极的那一个。叠起来足有一人高的说明书,他一看就是几个通宵;遇到想不明白的问题,他就直接给厂家打电话请教……

“有时候,厂家技术人员都嫌我问题多、问题怪。”提起往事,马如标的语气里满是骄傲,“可到了海上,一旦装备坏了,厂家来不了,就只能靠我们自己,这个能力一定要提前储备足。”

正是抱着这份责任心和较真劲儿,马如标成为通信部门最可靠的人。他自己总结经验教训,整理编撰了好几本工作手册。从通信装备操作使用、维护保养,到应急情况处置……如今,这些手册已成为预任班长们的“必读教材”。

“只要用心干一行,就一定会爱上这一行。”讲完这句话,一向健谈的老马看向面前的设备,没再开口。

那一刻,从军30年老兵的不舍与留恋,溢于言表。

“靠码头部署!”舰上广播传出靠岸指令。

军舰归港,马如标结束了自己军旅生涯的最后一次远航。

“红旗飘舞随风扬,我们的歌声多嘹亮……”走下舷梯,马如标脑海中突然响起了海军军歌。

军港里,几艘舰艇昂首挺立。

转身,立正,马如标向飘扬的海军军旗敬了一个军礼。

在他身后,一排年轻的身影迎风而立。在未来的大洋上、报房里,还会有更多的“小马”成为“老马”,成长为人民军队的可靠力量。

(来源:解放军报  记者  朱柏妍  通讯员  王  鹏  张  喆

相关新闻
军营观察丨燃一场思想深处的“烽火狼烟”

南部战区海军某作战支援舰支队开展实战化训练。禹泽铭摄 以多样的姿态出现,慢慢深入人心 这堂课,由士兵给军官讲。 5月初,南部战区海军组织新一期基层营连主官集训。一堂交流课上,大家发现,教员赵满星是来自某潜艇支队的一名战士。 赵满星,何许人也?与二等功臣、一级军士长的...

致敬老兵:山海有幸曾遇见

前不久,东部战区海军某观通旅举办“迎新春茶话会”,热闹的氛围中,大屏幕上出现官兵家属们送上的新年祝福,最后压轴的是不久前离开部队的两名一级军士长——邹伟、范正军。 镜头中,两人穿着没有军衔装饰的军装,面带笑容送上深情祝福。该旅驻防的漫长海岸线上,通过视频同步参加...

辽宁舰一级军士长,最后一次看“飞鲨”起飞……

前不久 辽宁舰一级军士长 阮万林退休了 临别之际 他登上辽宁舰 最后一次看“飞鲨”起飞 又是一年退伍季 日前,辽宁舰组织退役官兵 走上甲板观看舰载机起降 亲眼目睹“飞鲨”起飞震撼瞬间 这是辽宁舰一级军士长阮万林 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 看到“飞鲨”起降 阮万林是海军辽宁舰第一批...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丨高玉华:"只要部队需要,我愿意当一辈子兵"

高玉华(右)演示操作要领。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摄 战略支援部队某大队一中队四队一级军士长高玉华参军32年,坚守5座大山,数十次参与重大施工任务,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7次。他时刻把岗位当战位,诠释着普通士兵的初心与使命。 “想穿好这身军装,要有一股狠劲” “高玉华不仅是我...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丨高玉华:山间有磐石 久琢玉自华

战略支援部队某大队一级军士长高玉华操作工程机械(7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49岁的高玉华是战略支援部队某大队一级军士长。当兵32年,他数次参与重要设备设施保养,精通50余种装备操作与维修,常常是接到命令就一头钻进深山,再下山已换了季节。   “山里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