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永远坚守“小高岭”——走进中部战区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杨根思连”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部战区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杨根思连”组织官兵向党旗宣誓(5月19日摄)。新华社发(季鹏 摄)

  “排长,蓝军有坦克!突击班全体‘阵亡’。”

  不久前的一个夜晚,一场全要素城镇攻防实战化演练激战正酣。导调组临机设置,为守城蓝军增加重型装甲火力。进攻通道被死死遏住,担负攻城任务的中部战区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杨根思连”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兵力损失三分之一。

  排长米泰宇眉头紧锁,盘点战场态势,蓝军火力占优、地势占优、人数占优,兵败似乎已成定局。

  “要么冒着全排‘阵亡’的风险继续完成任务,要么……”米泰宇话音未落,战士们便打断了他:“排长,除了完成任务,‘杨根思连’没有第二选择。”

  “那就拼到底!”

  中部战区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杨根思连”官兵野外机动(7月21日摄)。新华社发(季鹏 摄)

  ……

  7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场上,1950年11月29日清晨。朝鲜长津湖下碣隅里东南面小高岭,奉命坚守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20军58师172团3连。在敌人猛烈的炮火覆盖下,连长杨根思带领3排打退敌人8次进攻。战斗到最后一刻,他抱起仅剩的一包炸药,纵身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

  1951年,志愿军总部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荣誉称号,杨根思成为志愿军首位特级战斗英雄。同年,杨根思生前所在连被命名为“杨根思连”。

  演练继续。夜色掩护下,米泰宇和一级上士李伯利抵近侦察发现,侧翼城墙上的一处豁口,既薄弱又在“敌”观察盲区。为了不打草惊蛇,“杨根思连”官兵用手刨出一条通道,悄无声息潜入“敌”阵地、摧毁“敌”坦克,之后势如破竹、反败为胜。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是杨根思的英雄宣言,也是他留给这支部队的制胜密码。

  2015年初夏,在“跨越-2015·朱日和”系列实兵对抗演习中,连队骤然领命跨区域千里机动,赶赴朱日和,又武装奔袭25公里抵达集结地域,比预定时间提前2个小时。

  中部战区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杨根思连”战术小组展开协同战术训练(6月5日摄)。新华社发(季鹏 摄)

  沿途,他们多次喊响“三个不相信”。官兵体力已达极限,但仍然保持队形,向前冲。

  凭借“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73年前,杨根思坚守小高岭;此后,一代代“杨根思连”官兵,坚守在自己的“小高岭”。

  当地时间2016年7月10日晚,噩耗从南苏丹首都朱巴传出——火箭弹击中正在执行1号难民营保护任务的中国维和步兵营105号步战车,下士李磊壮烈牺牲,四级军士长杨树朋身负重伤、一天后经抢救无效牺牲。

  “杨根思连”的英雄名册上,又增加两名烈士。他们以生命为代价,让世界看到,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付出的努力。

  擦干眼泪,时任“杨根思班”班长陆亚东奉命出国参加“国际炮兵射击能手竞赛”。克服重重困难,他成为各国参赛选手中唯一一个全部命中目标的选手,被评为“最佳火箭筒手”。

  战位是“小高岭”,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也是“小高岭”。

  中部战区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杨根思连”以战术小组为单位进行搜索目标训练(5月25日摄)。新华社发(季鹏 摄)

  2021年7月,一场历史罕见的持续性强降雨突袭河南,长葛市多个村庄被洪水淹没,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杨根思部队’来了!”官兵们连夜投入抢险救灾,转移700余名被困群众,来不及休息,又投入到封堵决口的鏖战中。

  1998年抗洪抢险、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历次抢险救灾任务,这支部队的底色从未改变。

  在河南上学的肖荣基亲历这场洪灾后,决心参军入伍。那时,他的哥哥肖思远牺牲在边境斗争一线刚满一年。令肖荣基没想到的是,他被分到了“杨根思连”“杨根思班”。他觉得自己能像哥哥一样,当个好兵。

  新兵下连,第一次瞻仰老连长雕像、第一次参观连队荣誉室、第一次面向连旗宣誓……“十个第一次”是“杨根思连”特有的仪式。指导员王玉恒说:“这是告诉大家,要像老连长一样坚守‘小高岭’,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

  近日,连队抵达陌生地域参加某实兵实弹对抗演习。多路分队交叉渗透、层层递进,以迅雷之势夺控要点。

  中部战区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杨根思连”连长仇安(右三)组织骨干在对抗演练中研究战术(5月25日摄)。新华社发(季鹏 摄)

  记者看到,所有官兵的手表都反戴着,表面紧贴手腕。“一是便于据枪时看时间,二是避免在战场上由于表面反光暴露位置。”连长仇安说,这样的细节,他们已经汇总了百余条。研究打仗、学习打仗、准备打仗是“杨根思连”的常态。

  又到晚点名时分。“杨根思!”“到!到!到!”

  官兵的誓言回荡在天地间:“永远坚守小高岭,我们时刻准备着。”

新华社记者 梅世雄、刘艺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仰望“松骨峰”——走进中部战区陆军第81集团军某旅“松骨峰特功连”

夏日余晖穿过云隙,斜射到中部战区陆军第81集团军某旅英雄广场的“松骨峰阻击战”雕像上,熠熠生辉。   7月20日,中部战区陆军第81集团军某旅“松骨峰特功连”举行新兵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活动。新华社发(马浩歌 摄)   一段不朽的志愿军英雄传奇,定格于这尊充满金属质感...

中部战区陆军某旅:日常练兵突出战训耦合

“遭‘敌’远程火力打击”“无人机抵近侦察”……仲夏,中部战区陆军某旅一场演练紧张进行。机动途中,该旅各作战要素面对接踵而至的“敌”情,灵活处置、密切协同,顺利完成任务。该旅指挥员感慨地说:“沙场得心应手,得益于平时的严训精练。” 过去实战化训练中,各级各要素常常“以我为主、各行其是”,对实案设计理解不深,对战场需求把握不准,使战训耦合“打了...

利箭穿云!第83集团军某旅开展实弹射击演练

远火分队对“敌”目标实施火力覆盖。 官兵快速奔向战位。 夜间侦察目标情况。 发射无人机实施侦察。 大漠戈壁战车驰骋。 大漠戈壁,烈日当空。第83集团军某旅远火分队接到行动指令后火速集结,小群多路向指定地域快速机动,一场实弹射击演练拉开帷幕。 战斗打响,侦察组快速前出,...

酷暑蒸腾热浪 砺兵如火如荼

中部战区陆军某旅组织考核演练。王鹏 摄 东部战区陆军某旅组织狙击训练。张毛 摄 华南某地40℃ 第74集团军某旅—— 科学施训提升耐热指数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程锡南 空中战鹰出击,地面马达轰鸣,电磁空间攻防激烈……盛夏,华南某地持续高温,第74集团军某旅一场...

军营观察丨懂你:带兵人的一道“心课题”

懂你:带兵人的一道“心课题” ■陈嘉启 高思峰 解放军报记者 李建文 特约通讯员 朱姜海 导弹点火发射瞬间。赵胜之摄 网络,打开新世界的同时也悄然给“心门”加了一道“锁”—— 战友,请让我靠近你的心 日前,中部战区空军“模范地空导弹营”教导员袁天姣,以“家与国”为主题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