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航:一次特殊的毕业之旅
■人民海军报记者 刘金桥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黎明宇
随着归航的汽笛声响起,海军戚继光舰缓缓靠上某军港码头。至此,海军大连舰艇学院2023年上半年远海远域实习访问任务圆满落下帷幕。
41天,8500海里,这是328名毕业学员的圆梦之旅。
难忘异国港口,他们在一场场舰艇开放活动、甲板招待会上,自信地向华人华侨、当地民众进行展示介绍,用实际行动彰显大国海军风采。
难忘航渡期间,他们在海图作业、机动绘算中,让笔下一条条墨色细线变成舰尾一道道蓝色航迹,这是他们在远海大洋留下的青春成长印记。
难忘深海大洋,战舰的每一个岗位上都有学员们的身影,他们在一次次值班执勤、模拟演练中,砺血性、扬锐气,用拼搏奋斗书写强军答卷。
乘风破浪,挺进深蓝。他们航行一路、学习一路、训练一路。这一路,他们淬炼本领、强壮筋骨、迎接挑战、超越自我。
心怀深蓝,志向四方。未来,他们将奔赴万里海疆,继续用脚步丈量青春梦想。
海军戚继光舰执行远海远域实习访问任务。陈佳楠摄
航迹·足迹
向海求知的路,走过的每一步都很坚实
“铺开海图,分规取点,相连成线……”这天晚上,学员杨文钰又梦到了海图作业。
近段时间来的高强度训练,让他形成了“肌肉记忆”,就算在梦里标绘航线依旧步骤清晰,有板有眼。
“滴——”不远处,湄南河上传来的汽笛声把杨文钰吵醒。
此刻的他,身处泰国皇家海军学院,距离海军大连舰艇学院3500余公里。看着曾经在海图上标绘过的遥远点位就在眼前,一切显得有些梦幻。
戚继光舰到访泰国后,杨文钰和其他7名学员获得前往泰国皇家海军学院驻训3天的机会。
到他国军队驻训是国际军事交流的方式之一,一般在部队执行海外任务时,安排官兵到对方部队“沉浸式体验”,加深相互了解。
校园中,舰艇、船锚等模型散发着浓郁的海军文化气息。“宿舍楼分左舷和右舷,每侧有3个区队,实行值更制。”泰方领队介绍,他们注重引导学员熟悉和热爱舰艇生活,学员大队的日常管理,严格按照舰艇一日生活制度执行。
泰方领队说,每一名学员在校期间,都要接受潜水、跳伞、拳击训练,这次他们也为驻训学员安排了泰拳课程。
那天,杨文钰和同学们刚走进体育馆,就听到现场响起了欢呼声。原来这位泰拳教员不一般,他是泰国的第一个奥运会冠军宋拉,曾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夺得男子组54公斤级拳击冠军,还因此被授予海军少尉军衔。
“目光要集中坚定!”宋拉边演示边讲解。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刚才还在试探周旋的宋拉迅速出拳,一记勾拳便将对手打倒在地。在冠军教员的指导下,大家进行一对一训练,不到半个小时,杨文钰就汗流浃背。
流汗是驻训的常态。每天早上5点半,学员们就要起床环绕校园跑步。清晨的校园热得就像蒸笼,学员们还没开跑就已经大汗淋漓。这里气候常年湿热,泰方学员克服炎热天气影响,保持高强度体能训练。
“战场没有固定环境,必须学会接受各种气候挑战。”杨文钰和同学们相互鼓励,向泰方学员学习,调整呼吸,迎着晨光奋力向前。
回望4年军校学习生活,“奔跑”是杨文钰和同学们的成长关键词。他不仅在体育场上奋力向前,还在英语学习上激励自己争当“领跑者”。
杨文钰深知,海军作为国际化军种,在走向深蓝的使命征程中,语言能力对于展示人民海军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形象不可或缺。
出发前3个月,杨文钰便开始加强口语练习,根据到访国情况,多次与教员探讨整理军事英语习惯用法,和小组成员一起用汉英双语整理资料……只为在出访交流中,能了解更多信息,拓宽国际化视野。
从参观到访国军事设施到两军联合训练、从舰艇开放活动到甲板招待会,杨文钰和同学们深度参与了远航中的各项外事活动。
汗水,滴入脚踏实地的泥土,自会开出绚烂的鲜花。4年所学终未辜负青春,一幅幅清晨诵读、深夜加班的画面,在这次实习任务中凝结成学员们自信阳光的笑脸。
00后都喜欢“打卡”,杨文钰和同学们也不例外。出发前,他们把计划航线标绘在海图上。看到墨色的铅笔细线变成壮美的蓝色航迹,大家相互约定:要在向海求知的路上,“打卡”更多奋斗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