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
■张 迪
提及基层日常的思想教育,你是什么印象?刻板、沉闷?照本宣科、老生常谈?还是形式单一,了无趣味?“萌兵小白”漫画创作室的战友们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值得学习的样本。他们以漫画为载体,讲述身边人身边事,让思想教育这件“有意义”的事变得“有意思”,“快乐着你的快乐,烦恼着你的烦恼”,与官兵同成长共进步。
有人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开展思想教育是一个你来我往、实现思想碰撞的过程。如果双方缺少交流互动,认知不在一个频道,提不起受教育者兴趣,情感上就无法引起共鸣。无法引起共鸣,自然谈不上教育人、引导人、启发人、引领人。我们常说,思想教育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多尝试“有意思”的教育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官兵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意思,要“入眼”。新时代的官兵视野开阔,观念思想新颖,获取信息渠道多元,如果思想教育不能与时俱进,还是重复那些过时的形式,自然没有吸引力。“萌兵小白”漫画创作室创作的漫画形象憨态可掬、生动可爱,拉近了与官兵的心理距离,吸引了眼球,并对其注意力、关注点加以积极引导,让官兵在潜移默化中校正了思想偏差、解答了思想困惑。“萌兵小白”的实践说明,只要是基层官兵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教育载体,吸引力就强,生命力就旺盛。
有意思,要“入心”。正如白东东所言,漫画应该常挂一个问号,带着思考,可以是反问,也可以是设问,关键是要正视现实、解开疙瘩,而不是刻意回避问题。于是,在“小白”的影响下,官兵主动找指导员谈心,进而找准自身发展方向;从漫画中,官兵看到赌球会造成的严重后果,及时矫正了行为偏差……这启示我们,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思想教育,必须瞄准部队现实问题和官兵“活思想”,在内容的选择上下功夫,确保“我要讲的”是“你想听的”“你愿看的”,才能入脑入心。
有意思,还要“用群众的力量来教育群众自己”,这是最有效果的。在实践中,“萌兵小白”漫画创作室走好教育群众路线,尝到了甜头:越来越多的官兵参与进来后,“萌兵小白”的人气越来越高,一幅幅漫画成了大家碰撞思想、展现自我的舞台,既盘活了教育资源,也烧旺了教育炉火。由此可见,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让更多的官兵参与其中,就能学在其中、受益其中,思想教育自然就变得“有意思”,就能搞活搞好。
在火热的军营,年轻的官兵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考验,既会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又会有“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焦虑。走什么样的路、做什么样的人、成什么样的事,是贯穿军旅的必修课,更是处在成长拔穗期的年轻官兵关心的话题。各级应紧跟时代步伐,紧扣官兵脉搏,将有意义的内容、有意思的方法、有新意的手段融入日常教育,真正给官兵以思想上的洗礼、行动上的示范、情感上的共鸣。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