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什么样,就把“小白”画成什么样
2022年7月,“萌兵小白”漫画创作团队异常忙碌。
一边要处理不少约稿,一边要制作一部关于警士改选晋升知识问答的动漫视频,他们还想筹划一组“老兵复退”相关的漫画和防暑降温的科普漫画。白东东分身乏术,每一项都需要他参与:“往往是我这边刚进入状态,那边就问‘好了没’。”
作为团队主创,白东东担子颇重,思考也更深。记者问他,“萌兵小白”火起来的流量密码是什么?白东东想了想说,是故事,这也是最值得磨的一部分:“漫画是一种讲故事的艺术,不仅要会动画笔,还要学会动脑子。”
“要掌握画漫画的技术,当个技法派;还要有好的思想,当好点子派。”“萌兵小白”创作团队既注重漫画的视觉效果,更注重通过细腻的刻画烘托主题。
小组3个人,白东东负责画草稿,下士林海洋负责勾线,上等兵黄启杰负责上色。至于构思、文案,3个人就一起碰、一起琢磨。“我们选题和讨论漫画主旨的时间相对较长,往往占据我们创作的大部分时间。”白东东说,有的文案一磨就是一星期、半个月。
越打磨就越精细、越好看。“萌兵小白”的粉丝,后来很多成为班长骨干,并去了新兵连带新兵,他们都会向新兵介绍:了解部队,看它;想家了,看它;训练苦,看它;迷茫了,看它!
“如果说好故事是漫画的看点,那鲜明的人设就是故事能站住脚的内核。”今年初,为了进一步挖掘培养群众性文化活动人才,总队召集一批文化特长骨干集中培训。白东东不仅听了地方专家的授课,还作为漫画创作骨干,给大家上了一课。
“我们如何在第一眼就抓住读者?符号非常重要。”白东东告诉大家,“能不能第一眼就在读者内心种下一个符号的种子,决定了他是否会读下去。如果不能,哪怕你有很好的故事,也没有用——因为他没关注到你。”
在与其他骨干的交流中,白东东发现各单位不乏会画画的能人,也有不少好的故事。他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人设是一个故事最好的符号。角色立起来了,才会形成这个作品最鲜明的符号。好的人设代表作品的内核,奠定作品的基调,‘萌兵小白’所有故事的逻辑和剧情就是为‘小白’这个人设服务的。”
在“萌兵小白”的创作实践中,面对接连命题式的“催更”,虽然更新速度和创作理念有时会遭到质疑和不解,但这个团队有自己的执着和坚持。
“‘小白’不应该是一个高大全的形象。”白东东的指导员李杰不仅是“萌兵小白”的粉丝之一,也会经常加入团队讨论,和大伙针对漫画中人物的塑造,乃至对白的每一句话反复推敲打磨。
“‘萌兵小白’的人设从出场时就是普通一兵,它懵懂、好奇,有时会犯迷糊,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和‘小九九’,这样的形象真实可感,让官兵们感到‘小白’就在自己身边。”李杰说。
翻开《“萌兵小白”漫画集》,“小白”有时会知难而退,面对挫折和挑战打退堂鼓;“小白”有时会认死理,和战友发生矛盾时,总是一副气鼓鼓的样子;“小白”有时会喊苦怕累,上单杠会露出龇牙咧嘴的窘态,长跑奔袭会甩出夸张的泪珠;“小白”也会脆弱、会流泪,会想家、想爸妈……
“我们是什么样,就把‘小白’画成什么样。‘小白’和我们一样,会迷茫,会犯错,当然也会醒悟。”白东东认为,漫画应该常挂一个问号,带着思考,可以是反问,也可以是设问,关键是要正视现实、解开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