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志愿军白衣战士的新传人”
■侯廷可 戴鹏飞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汪学潮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医院救治、转运前线伤员34万余人,为我军取得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联勤保障部队第966医院的前身即志愿军总医院。近年来,该院以传承抗美援朝精神为己任,赓续“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伤病员、一切为了胜利”的光荣传统,充分运用志愿军总医院旧址等红色资源,创新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引导全院医护人员、部队官兵及地方医护人员、干部群众、学生掌握基本战救知识和技能,增强国防意识。
近日,记者走进第966医院,了解这座曾经的战地医院创新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做法。
联勤保障部队第966医院组织新入职人员参观院史馆。董立岩 摄
军地人员在医院仿真战伤救治训练中心开展“战伤救护”模拟体验。董立岩 摄
医护人员指导学生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训练。董立岩 摄
参观者扫描二维码,了解院史馆展品背后的故事。董立岩 摄
参观人员观看志愿军总医院救治伤病员的纪录片。董立岩 摄
参观官兵在病案室翻看志愿军伤病员救治档案。董立岩 摄
1 传承光荣传统
重温历史,人人牢记使命
“我们作为军队医院的医护人员、作为志愿军白衣战士的新传人,就要做到像老前辈说的那样——只要我还活着,就要尽最大努力救治伤员。”
6月中旬,记者来到联勤保障部队第966医院,该院正在对新聘医护人员进行岗前教育,曾主动申请到火神山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该院护理部主任宋爽,再次担任授课人。
这次,他们将课堂设在院史馆和病案室。
记者了解到,第966医院位于志愿军总医院院部原址,医院在改建时将部分诊室改造成院史馆,图文并茂展示医院的历史沿革、医护人员救护志愿军伤病员的英勇事迹,陈列当时救治志愿军伤病员的主要医疗器械和战救器材。病案室由大通铺病房改造而成,存放志愿军伤病员救治档案。每一张图片、每一件医疗器具、每一份档案,都是血与火的见证。
院史馆里,宋爽指着一幅手绘图片,介绍一名冒着硝烟背伤员的女护士。她就是当年仅16岁的志愿军总医院护士、后来成为医院院长的朱勇。一次,她随部队深入一线抢救伤员,途中遭遇敌机轰炸,列车被迫停在一个山洞里,100余名战友因烟熏昏迷。朱勇清醒后,将战友一个个拖出山洞外。由于极度疲劳,加上烟熏,朱勇再次昏迷。可她被战友救出后又继续投入战斗。有人劝她歇一歇,她说:“只要我还活着,就要尽最大努力救治伤员。”
“直到参加武汉抗疫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宋爽说,2020年,军队医疗队是最先抵达也是最后撤离的援鄂医疗队。这是军队卫勤力量在新时代对志愿军总医院“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伤病员、一切为了胜利”光荣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近70年来,军队卫勤力量医疗装备、技术水平等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军队医院‘战时保打赢、平时保健康’的使命任务没有改变,依然需要发扬光荣传统,强化备战打仗意识、练就战伤救护技能,确保关键时刻上得去、救得下、治得好。”该院领导介绍,近年来,他们充分发挥院史馆、病案室等阵地的教育功能,上好新聘医护人员入职第一课,结合每年护士节、中国医师节、八一建军节以及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定期组织全院医护人员重温救护志愿军伤病员的战斗历程,传承红色基因,强化使命担当。
此外,军队医疗系统多次组织人员到该院参观见学,该院专门邀请老同志讲述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感人事迹。
入伍时只有15岁的志愿军总医院营养员关治礼如今经常为大家授课。关治礼总会提起,为了确保伤病员营养充足,他和许多医护人员经常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伤病员吃。遇到需要紧急输血时,他们都积极主动献血,一次献血200毫升,关治礼有1个月献了4次。医院离鸭绿江大桥较近,敌人把大桥炸断了,伤员运不回来,他们和当地军民夜间贴着江面搭建浮桥接运伤员。轰炸造成医院停电,医护人员就点着蜡烛给伤员做手术……
不少文职医护人员说,听完关治礼激情澎湃的讲述,仿佛看到了志愿军官兵英勇的战斗场景,看到了医护人员克服一切困难全力救治伤病员的场景,作为军队卫勤人员,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尽最大努力救治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