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竹篙难渡海,众人划桨开大船
■黄昆仑
在竹林里,你不可能找到两棵完全一样的竹子。同一片竹林的竹子,却有着相似的气质。
采访“尊干爱兵标兵连”,记者感触良多、收获颇丰。
连队官兵性格各异,他们或好静或喜动,或活泼外向或沉默内敛;他们爱好不同,有的痴迷体育运动,有的乐于摄影写作,有的则喜欢动漫游戏;他们经历不同,有大学生士兵,也有高中毕业入伍的青年,还有直招军士……
从宏观层面看,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部队建设步伐加快和兵员成分结构日趋多元,新时代官兵关系遇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或因经历阅历差异,堵住了情感交流的路子;或因长期和平环境,淡化了生死与共的战友情谊;或因投入虚拟网络,让一些官兵筑起自我封闭的壁垒……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容易导致官兵关系淡化,造成“同事不同志”“身近心不近”“不打不骂也不亲”等现象。
这些年,在“尊干爱兵标兵连”,军官与士兵、新兵与老兵之间的不同之处,似乎越来越多,但这并不会妨碍战友们凝聚成一个战斗的集体。大家看似处处不同,却能甘苦与共。从连队的“竹林三问”上,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奉献为人人,无私天地宽。治军之道,要在得人;带兵之道,要在带心。要把官兵的“心”带住,首要的就是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提倡“我为人人、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好风气,是把集体锻造成“一块坚硬的钢铁”的根本保证。
一花不是春,独木不成林。世间大多数事情的成功,并非仅凭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取得,而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团结协作。生死相依、团结战斗的战友情从哪里来?练兵备战是密切官兵关系的必由之路,重大任务是巩固战友情谊的最好平台。平时苦在一起、练在一起,战时才能密切配合、众志成城;平时结成生死之交,战时才能筑成钢铁防线。
信任为股肱,齐心方共赢。“肯定士兵的主流,就是相信这个时代。”要形成战场上“把后背交给你”的信任,就必须“用信任的眼光、欣赏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基层官兵”,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
“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开动大帆船。”每当唱起这首歌,笃信“团结就是力量”的军人都会有发自内心的共鸣。构建团结和谐、友爱互助的内部关系,筑牢官兵生死相依、同舟共济的思想基石,是历史赋予的担当,是时代给出的考卷。新时代带兵人,一定能担起这个职责,交出优异答卷!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