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军营观察丨“以红旗命名,是我们的骄傲”(4)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解放军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红色沃土”助我成长

■第79集团军某旅“翠岗红旗连”炮班班长  吴天宇

当初,我带着入党、立功等念头来到部队。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我曾一度感到迷茫。

然而,在一次党团活动中,指导员向我们讲述了翠微峰战斗的相关细节。

1949年9月,在赣南剿匪过程中,连队配合兄弟部队一起围攻翠微峰之敌。这场战斗一开始就打得异常激烈。排长张继宽、战士梁海宋作为爆破组,携带手榴弹冲锋在前,趁敌人火力压制的间隙跃出堑壕,先后突破4道雷区、1道铁丝网。他们顺着墙根靠近地堡,跃上去就往里投手榴弹,但狡猾的敌人又把手榴弹一个个扔出来。

眼看就剩最后一枚手榴弹,而敌人的地堡还在喷吐火舌,已经受伤的梁海宋冒着枪林弹雨匍匐到地堡下,拉响了手榴弹,直到快要爆炸时,才猛地塞进地堡。随着一声巨响,火舌没了动静,为部队冲锋开辟了道路。

战士毕连义左腿中弹,所在突击组只剩他一个人,但他全然不顾腿上的伤,拖着炸药包,顽强地向上爬了40多个阶梯,用最后一丝力气,与敌据点同归于尽。

听完革命先辈的故事,我感觉浑身的热血都在沸腾。在连队,我参加的第一个活动是参观连队荣誉室,学的第一首歌是《自豪吧,英雄的翠岗人》,看的第一场电影是《翠岗红旗》,这些点点滴滴的熏陶和灌输,让我很快转变了思想,坚定了长期服役的决心。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上级组织的军事比武竞赛。那时,我还是一名上等兵,由于资历浅、兵龄短、经验少,被定为替补选手。

“即使替补,也要做最佳替补。”虽然心中感到有些失落,但想到连队的优良传统,我便心无旁骛地投入训练。

备赛训练期间,我不仅要练体能,还要练技能。每天早上5点起床后跑5公里,睡前进行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训练;射击训练,一趴就是一天,在枪管上挂水壶、枪身上放弹壳……经过一段时间的“魔鬼训练”,自身能力素质得到大幅提升。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主参赛选手的腿部意外受伤,无法参赛。连主官充分考虑后,决定让我参赛。拿到“门票”的我,内心充满着激动。最终,我凭借过硬的军事素质,取得优异成绩,并成为同年兵中最早担任班长的上等兵。

在“翠岗红旗连”这块“红色沃土”上,我将尽情奔跑,挥洒我的热血和青春,书写新时代“翠岗人”的无悔诗篇。

(罗鹏飞、佟鑫博、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海  洋整理)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相关新闻
军营观察丨“新兵定岗会”激发新活力

新训结业考核后,第77集团军某旅新兵们终于等来了“新兵定岗会”。 定岗会现场,摆放着十几张桌子,桌签上显示着连队或岗位名称,桌后坐着面试官。 “欢迎各位新战友参加‘新兵定岗会’,大家可以根据专业特长和个人意愿,与面试官进行双向选择。”该旅人力资源科干事路通话音刚落...

军营观察丨两个“英雄连”赢得同一张荣誉证书

第75集团军某旅旅史馆内,陈列着一面鲜红的旗帜。 作为百面荣誉战旗之一,这面旗帜曾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光荣地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这面旗帜属于该旅某营榴炮二连。在边境作战中,该连成功捣毁敌营指挥所,为全歼入侵之敌创造了重要条件,被中央军委授予“者阴山英...

军营观察丨懂你:带兵人的一道“心课题”

懂你:带兵人的一道“心课题” ■陈嘉启 高思峰 解放军报记者 李建文 特约通讯员 朱姜海 导弹点火发射瞬间。赵胜之摄 网络,打开新世界的同时也悄然给“心门”加了一道“锁”—— 战友,请让我靠近你的心 日前,中部战区空军“模范地空导弹营”教导员袁天姣,以“家与国”为主题给...

军营观察丨燃一场思想深处的“烽火狼烟”

南部战区海军某作战支援舰支队开展实战化训练。禹泽铭摄 以多样的姿态出现,慢慢深入人心 这堂课,由士兵给军官讲。 5月初,南部战区海军组织新一期基层营连主官集训。一堂交流课上,大家发现,教员赵满星是来自某潜艇支队的一名战士。 赵满星,何许人也?与二等功臣、一级军士长的...

军营观察丨起飞跑道上,有个“追风少年”

起飞跑道上,有个“追风少年” ■杨甲栋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杨 进 刘海洋 战鹰降落滑行放伞减速。陈柯语摄 脚步踏得越实,梦想飞得越高 夜航结束,天空仿佛罩着一层灰色的纱幔。机场上没有一丝风,连呼出的气都是热乎乎的。 伞库里,台扇慢悠悠地摇着头。西部战区空军某场站一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