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沃土”助我成长
■第79集团军某旅“翠岗红旗连”炮班班长 吴天宇
当初,我带着入党、立功等念头来到部队。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我曾一度感到迷茫。
然而,在一次党团活动中,指导员向我们讲述了翠微峰战斗的相关细节。
1949年9月,在赣南剿匪过程中,连队配合兄弟部队一起围攻翠微峰之敌。这场战斗一开始就打得异常激烈。排长张继宽、战士梁海宋作为爆破组,携带手榴弹冲锋在前,趁敌人火力压制的间隙跃出堑壕,先后突破4道雷区、1道铁丝网。他们顺着墙根靠近地堡,跃上去就往里投手榴弹,但狡猾的敌人又把手榴弹一个个扔出来。
眼看就剩最后一枚手榴弹,而敌人的地堡还在喷吐火舌,已经受伤的梁海宋冒着枪林弹雨匍匐到地堡下,拉响了手榴弹,直到快要爆炸时,才猛地塞进地堡。随着一声巨响,火舌没了动静,为部队冲锋开辟了道路。
战士毕连义左腿中弹,所在突击组只剩他一个人,但他全然不顾腿上的伤,拖着炸药包,顽强地向上爬了40多个阶梯,用最后一丝力气,与敌据点同归于尽。
听完革命先辈的故事,我感觉浑身的热血都在沸腾。在连队,我参加的第一个活动是参观连队荣誉室,学的第一首歌是《自豪吧,英雄的翠岗人》,看的第一场电影是《翠岗红旗》,这些点点滴滴的熏陶和灌输,让我很快转变了思想,坚定了长期服役的决心。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上级组织的军事比武竞赛。那时,我还是一名上等兵,由于资历浅、兵龄短、经验少,被定为替补选手。
“即使替补,也要做最佳替补。”虽然心中感到有些失落,但想到连队的优良传统,我便心无旁骛地投入训练。
备赛训练期间,我不仅要练体能,还要练技能。每天早上5点起床后跑5公里,睡前进行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训练;射击训练,一趴就是一天,在枪管上挂水壶、枪身上放弹壳……经过一段时间的“魔鬼训练”,自身能力素质得到大幅提升。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主参赛选手的腿部意外受伤,无法参赛。连主官充分考虑后,决定让我参赛。拿到“门票”的我,内心充满着激动。最终,我凭借过硬的军事素质,取得优异成绩,并成为同年兵中最早担任班长的上等兵。
在“翠岗红旗连”这块“红色沃土”上,我将尽情奔跑,挥洒我的热血和青春,书写新时代“翠岗人”的无悔诗篇。
(罗鹏飞、佟鑫博、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海 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