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英雄连”,不再单纯以“输赢”论英雄
“英雄连”也有失利的时候。
一次实弹射击考核,该旅对榴炮一连和榴炮二连火力打击效果做出评判,两个“英雄连”的综合成绩仅为合格。
深入研讨后,他们发现:由于时间紧急,榴炮一连未能将工事完全修筑稳固便进行射击,命中率受到影响;榴炮二连虽然达到了毁伤要求,但射击准备时间过长,超出了射击的窗口时间。
与此同时,该旅火力科科长刘邦武在随机抽考两个连队官兵的专业技能时,发现大家的成绩良莠不齐,部分课目组训骨干的专业存在短板……
“你们两个连队专业一致,组训方面却各有千秋,为什么不坐下来交流心得,说不定就能撞出火花。”复盘研讨会上,营长邱双红的一句话让两位连长开始了思考。
“以前总想着比出个高低,关起门来进步,却缺乏大局意识,制约了战斗力的提升。”郭红山话音刚落,王七三便补充道:“连队建设好比作战,单打独斗效率低,互补协作才能实现1+1>2的效果。”
会上,榴炮二连通信班班长向应应反映了专业骨干力量薄弱的问题,榴炮一连排长王龙海提出了专业共训、教学资源共享的意见……
那天之后,令狐克刚便开始忙碌起来。应榴炮二连连长郭红山邀请,令狐克刚要在营首届“精武讲堂”上为榴炮二连全体官兵分享经验。
作为老侦察兵,令狐克刚有着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出色的应变能力,他在长期比武演训中练就了靠经验修正火炮射击偏差量的绝活。不仅如此,他还将各种侦察器材摸得门清。
谁知,得知令狐克刚要来连队授课的消息,榴炮二连的官兵并不买账。“咱们连也有专业能力很强的人,为什么让榴炮一连的班长给我们讲课?”上等兵苏文易话音刚落,二级上士张海便说:“连长是不是觉得我们的专业不如他们好?”
就在榴炮二连的战士们议论纷纷时,令狐克刚已经在为授课全力准备。为了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令狐克刚还多次到榴炮二连征集大家的需求和建议……
授课正式开始,令狐克刚凭实力获得了榴炮二连全体官兵的好评。之前那些质疑声被热烈的掌声淹没,曾与令狐克刚交过手的榴炮二连侦察班班长李治,鼓掌尤为热烈。
除了在“精武讲堂”定期授课外,令狐克刚还担任营炮兵侦察专业补差小组组长,榴炮二连列兵罗翼翔就是补差小组的一员。
去年9月,罗翼翔应征入伍,新兵下连后,他被分到炮兵侦察员岗位。面对陌生的环境、难懂的射击理论和计算作业,罗翼翔一度陷入迷茫。
罗翼翔的困扰并非个例。两个连队都不同程度存在新战士理论知识掌握慢、战斗力形成迟缓等问题。为此,两个连队研究决定,挑选一批专业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骨干担任教练员,对新战士实施精准帮带。
凭借多年经验,令狐克刚充分发挥新兵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的特点,通过开展“动漫微课”“实操能手评比”等活动,将复杂的理论知识灵活展现,帮助新兵提升实操技能。
两个月后,榴炮二连选拔人员参加旅炮兵指挥专业比武,罗翼翔以综合排名第二的成绩成为连队唯一入选参赛队的义务兵。决赛中,罗翼翔凭借沉着冷静的发挥,力压众多老将,获得侦察器材操作考核第一名,综合成绩第三名。
“以前是比哪个连队的技术能手多,现在是比哪个连队的‘大师傅’带出的‘好徒弟’多。”榴炮一连连长王七三看着龙虎榜上的名单欣喜地说。
两个“英雄连”的互补互学不仅让专业骨干增多,更带动了战斗力水平的跃升。
一次对抗演练,就在各连火炮完成战斗准备时,榴炮一连的一门炮车却怎么也启动不了。炮长田满平和驾驶员敖瑞使出浑身解数也没有找到原因,眼看打击时间临近,两人急得满头大汗。
发现榴炮一连火炮异常,在附近的榴炮二连炮长李文明迅速上前查看。在两个炮长的通力合作下,火炮重新恢复了战斗状态。
“跳出连队看连队,才能把连队各方面建设得更好。”走下演训场,王七三不禁感叹,“连队建设好比走路,如果只盯着脚下,不仅走不快还容易走偏。只有目光望向远方,才能迈开大步向前。”
从“时常互怼”到“战场补位”,从互不相让到相互协作……如今,两个“英雄连”不再单纯以“输赢”论英雄,他们之间的“较量”正在经历着由表及里的深层转变。
第75集团军某旅榴炮一连、榴炮二连官兵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文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