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地空导弹营”官兵互动娱乐。赵胜之摄
关心需要“走心”而非“走秀”——
少些形式主义,多点真情实意
一直以来,在兄弟部队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在‘模范地空导弹营’当兵,工作标准高,样样都要争第一,每天都得紧绷着,太累!”
走马上任之初,袁天姣就对这种“始终紧绷”的状态很警惕。于是,他要求骨干必须开展好思想工作,尤其要落实好谈心制度。最开始,大家并不买账。
普通官兵有他们的无奈——
“那次,我因为考核成绩不理想,情绪有点低落。本来没多少事,愣是被喊去谈了半个多小时!班里战友都以为我真有了什么思想问题。”
“其实,我的思想一直挺稳定。不过,每隔一段时间,骨干都要问我有什么思想波动。有时候,真想随便编两条应付算了。还有,谈心时拿个记录本,谁还敢讲心里话啊?”
“很反感有的干部摆架子、走过场、搞形式主义,特别接受不了随意侵占我们的休息、娱乐时间……”
指导员们也有各自的苦衷——
“谈心,谈不出来怎么办?上级来检查,就要看这个谈心记录本上的‘留痕’。”
“我也想扎到兵堆里一起聊、一起玩,可是分身乏术。每周要参加上级的会,连队也要开会,还有迎检准备、学习文件、上报资料,总感觉时间不够用……”
一边是指导员们的“无奈”,一边是官兵的“不爱”,谈心工作一度成为困扰官兵的心结。
“谈心不走心,只会越谈越累。”袁天姣认为,“谈”是形式,“心”是重点。开展思想工作关键在用心用情,出发点是发现并解决官兵的思想波动,而不是为了迎接上级检查。那种不投入真情实感、不注重方式方法的僵化做法,只会让大家满腹牢骚,甚至心怀抵触。
为了更好地发现官兵思想隐患,袁天姣带领指导员董周、杜运政、赵胜之等骨干摸索总结出“八看三察三到”的带兵之道:看工作干劲、看言谈语气、看睡觉快慢、看发圈留言、看上网记录、看交往对象、看来电表情、看消费情况;察情绪变化、察经济债务、察电话频次;谈心知兵做到位、舒心解压做到位、暖心关爱做到位。
一次,袁天姣偶然碰见一名刚探亲归队的军士正向战友借钱。“以前从不向战友借钱的人,这次为什么一反常态?”袁天姣一番了解后得知,这名战友休假期间花了不少钱。
通过进一步了解,袁天姣发现,这名战友谈恋爱了。“后来,我们从婚恋观、消费观方面进行了引导。现在,他和女朋友感情很好。”袁天姣笑着说。
基层思想骨干要定期向连队汇报战友们的思想情况。“一开始,总觉得自己在打小报告。后来,我慢慢体会到,大家都是亲密战友,我这样做是帮助战友、帮带同志。”渐渐地,许多思想骨干的认识也发生了转变。
二级上士杨皓翔体能素质一直拔尖。然而,前两年,他患病康复后,身体机能受到一定影响,一度产生提前退伍的念头。面对杨皓翔遭受的挫折,思想骨干靠上去做工作,不仅给予他精神和心理上的鼓励,还把他的难处想在前头。
针对杨皓翔身体恢复情况,营里把他从警卫专业调整到通信专业。在战友们的信任与关爱下,他深受鼓舞,短短一年时间就成长为通信专业技术骨干。
该营每年都会组织一场“成长故事会”,让平时默默付出的战友走上讲台,分享自己的经历。这一次,杨皓翔第一个站上讲台。在他的带动下,战友们纷纷登台。上等兵耿茂龙讲述了自己从一名地方大学生到荣誉室解说员的收获;上尉施毅讲述了自己从排长成长为连长、从发射导弹到保障导弹的历程……
“地导部队作战模式是‘全营一杆枪’,每名官兵都是这杆‘枪’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一名带兵人,不仅要关心官兵的冷暖,更要关心官兵的成才,引导大家在部队大熔炉中全面锻炼、拼搏奋斗,不断成长进步,为强军事业贡献力量。”袁天姣说。